喹唑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本文选题:喹唑啉--酮 切入点:抗肿瘤活性 出处:《有机化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邻氨基苯甲酸、芳醛和甘氨酸乙酯为原料,利用亚胺和亚胺烯酮的加成反应,芳构化合成了系列含氨基酸链的C-2和N-3双取代的喹唑啉-4-酮衍生物5.酸性条件下脱除羧甲基,设计合成了连有氨基侧链的喹唑啉酮衍生物9,并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化合物9ba和9bc具有较好的抗Hela细胞增殖活性,IC_(50)值分别为8.16和7.47μmol/L,而9bc和9bd具有较好的抗A549细胞增殖活性,IC_(50)值分别为5.62和9.54μmol/L.构效关系表明,C-2位香豆素(较大的π平面芳环)取代以及氨基侧链的引入有利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Abstract]:Using o-aminobenzoic acid, aromatic aldehydes and ethyl glycine as raw materials, a series of quinazoline-4-o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mino acid chains, C-2 and N-3 disubstituted quinazoline-4-o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addition reaction of imine and imine ketene. Quinazolinone derivative 9 with amino side chain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nd its antitumor activity was evaluated. Compounds 9ba and 9BC have better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Hela cells and their ICP-50 values are 8.16 and 7.47 渭 mol / L, respectively, while 9bc and 9bd have antitumor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A549 cells was 5.62 渭 mol / L and 9.54 渭 mol / L, respectivel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coumarin (a large 蟺 plane aromatic r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mino side chains were beneficial to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compound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372060) 河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培育)(No.B2015201005)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种在温和铜催化条件下合成喹唑啉酮的有效方法[J];有机化学;2009年03期
2 陈海群;胡健华;;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世界;2010年04期
3 严和平;欧阳贵平;;喹唑啉环的合成方法改进[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5期
4 王孝妹;刘小莉;张喜全;顾红梅;徐宏江;王留昌;李宝林;;4-芳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5 孙海龙;初文毅;侯艳君;孙志忠;;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6 郑海清;王欢欢;黄云云;张豪;黄权;刘骏;;三光气在合成4-氯-6-碘喹唑啉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09期
7 杨尚君,丁明武;新型2-芳氧基-3H-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3年03期
8 彭红丹;杨建宏;杨桂春;陈祖兴;;2-硫代-4-喹唑啉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庆珍;玄光善;王立兵;;4-氨基-2-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年07期
10 曹胜利,冯玉萍,高红核,冯克然;2-取代的6-溴甲基-4(3H)-喹唑啉酮的合成[J];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留攀;李加荣;;微波促进下水相中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杜小龙;姜海霞;滕诗蕾;王万军;姜标;;8-硝基喹唑啉环合成新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曹琨;黄银久;刘刚;刘希光;徐胜广;孙林;;6-酰胺取代喹唑啉二硒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4 张立军;张奇;钱东峰;魏霞;钟叙平;李加荣;;微波促进下1,2-二氢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丁明武;杨尚君;;2-取代喹唑啉酮及噻吩并嘧啶酮的合成[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于国庆;张姗;康从民;;喹唑啉丁酸衍生物的合成[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周海燕;赵同艳;康从民;;硝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马淑玲;李加荣;孙永江;李青;;1H-喹唑啉-2,4-二酮的新的有效合成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刘刚;马文泉;王兵;李西才;徐胜广;刘春萍;刘希光;;喹唑啉二硒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曲峰;魏杰;朱鹏任;沈晓琛;叶艳春;程琪玮;武静;和平;;喹啉并[1,2-c]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旦;基于碳氢键官能团化的喹唑啉衍生物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2 柴兰琴;喹唑啉、香豆素类衍生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3 覃雪梅;基于喹唑啉结构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辰;铜催化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D];清华大学;2011年
5 刘栋;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玲;喹唑啉衍生物合成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西发;通过炔酮碳碳三键断裂合成喹唑啉酮[D];华侨大学;2015年
3 彭丽萍;喹唑啉酮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陈欣;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田莹;钯和铜催化3-氧-喹唑啉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万治华;含喹唑啉硫醚的查尔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龙承文;含喹唑啉硫醚取代的戊二烯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魏海东;4(3H)-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与结构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黄姣姣;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Co(II)、Cu(II)、Mn(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谱性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朱慧芝;喹唑啉,芳酰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70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57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