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组装与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非经典π-凝胶 切入点:苯并咪唑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由于在有机光伏器件、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药物传输、分子识别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含氮杂环化合物7π-共轭有机小分子凝胶剂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一方面,因为π-共轭体系的存在,凝胶纤维中的有序排列有利于将信号放大,从而实现分子间的光电等信息传输;另一方面,基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小分子凝胶,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化学的性质,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子或空穴传输能力,还能提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本文设计合成了具有良好组装性能的氰乙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与含有苯并六元杂化的β-亚胺酮及其二氟化硼络合物,通过分子的凝胶化获得了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有机纳米结构,并研究了它们在检测酸蒸气中的荧光传感性能。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结果:合成了端基分别为咔唑和三苯胺的咔唑基氰乙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CCBM和TCBM。发现,在超声诱导下,CCBM在甲苯/叔戊醇(v/v=1/10)以及甲苯/异丁醇(v/v= 1/10)中能形成成凝胶,其最小成凝胶浓度分别为2.4 × 10-3M和4.3 × 10-3M;TCBM在甲苯/叔戊醇(v/v=1/15)中的最小成凝胶浓度是4.9× 10-3M。通过对它们在成凝胶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π-π相互作用是其成凝胶的主要驱动力。尽管CCBM和TCBM在溶液中的发光比较弱,但是它们在凝胶相及干凝胶薄膜中却发出强烈的黄色荧光,表明它们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此外,随着水含量的增大CCBM和TCBM在水/四氢呋喃(THF)中的发光强度不断增大,进一步证实它们为AIE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三氟乙酸能显著地猝灭CCBM和TCBM在水/THF(水含量≥ 90%)的荧光可见,所合成的非水溶性荧光染料可实现在水相中检测酸。此外,通过CCBM和TCBM的凝胶化过程制备了能发射较强黄色发光的干凝胶薄膜,发现三氟乙酸蒸气能显著地、快速猝灭薄膜的荧光。我们还发现薄膜的厚度对其荧光检测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薄膜越薄,检测限越低,响应速度越快。以CCBM为例,厚度为1.73μm的干凝胶薄膜对三氟乙酸蒸气的检测限和响应时间分别为8.0 ppm和2.5 s,而厚度为0.21μm的干凝胶薄膜对三氟乙酸蒸气的检测限和响应时间分别下降到0.33 ppm和0.38 s。因此,具有AIE性能的π-凝胶剂的凝胶化可用来制备具有高效荧光传感性能的有机纳米材料。合成了苯甲酰基甲基或卤代苯甲酰基甲基取代的喹喔啉、喹啉、1,3-二嗪衍生物1A-8A及相应的β-亚胺酮二氟化硼络合物1B-8B。尽管上述分子中不含有经典的胶凝化单元(如:长烷基链、胆甾醇单元、氢键给受体等),但是多数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能形成稳定的凝胶。我们发现卤素原子对化合物的成凝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溴代苯取代的喹喔啉β-亚胺酮及其二氟化硼络合物4A和4B比与其结构类似的F、CI和I取代的化合物2A-2B、3A-3B和5A-5B具有更强的成凝胶能力。基于4B的单晶衍射数据、干凝胶的粉末XRD衍射数据以及凝胶化过程中电子光谱的变化的情况,我们认为π-π、C-H…F和C-H…Br相互作用是4B成凝胶的主要驱动力。此外,我们得到了目前报道过的分子量最小的非经典凝胶剂:含有溴代苯的1,3-二嗪衍生物8A。尽管卤代苯甲酰基甲基取代的喹喔啉3A-5A在溶液中的发光很弱,但是它们在凝胶相中能发射很强的荧光,这是由于聚集诱导发光引起的。相应的二氟化硼络合物3B-5B在溶液、凝胶和固体中均能发射很强的荧光。特别地,基于4B的干凝胶薄膜的荧光能被三氟乙酸蒸气快速地猝灭,结果表明,薄膜对三氟乙酸蒸气的响应时间和检测限分别为0.5s和0.17 ppm。该工作为非经典π-共轭凝胶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策略。综上,共轭分子的凝胶化过程是制备具有较强发光性能的三维网络结构的简单方法,由于获得的干凝胶薄膜中含有大量的相互缠绕的纳米纤维及大量的空隙,有利于待测分子在薄膜上的吸附和扩散,从而提高材料的荧光传感性能。此外,在稠杂环衍生物通过π-π相互作用组装成的一维纳米纤维上有利于激子迁移,进而放大荧光响应信号,这也是凝胶纤维薄膜具有优异荧光传感性能的重要原因。因此,该工作为制备具有高效荧光传感性能的有机纳米结构提供了策略。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璋仪,赵新生;活细胞内单个分子荧光检测[J];大学化学;2005年02期
2 丁文娣;徐松林;张仁斌;;邻苯二甲醛荧光检测蛋白质的研究[J];分析化学;1987年01期
3 丁莹;郭祥峰;张宇;贾丽华;;表面活性剂增溶比率荧光Zn~(2+)检测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7期
4 曹渊;袁庆华;夏之宁;;简易多维固体荧光试样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5 戴德哉;张卉;王玉祖;路易丝·鲁米古努;;温度对荧光检测5-羟色胺及5-羟吲哚乙酸的影响[J];南京药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劳文剑,游静,尤进茂,王国俊,欧庆瑜;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检测醇和酸的进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1年01期
7 刘俊;;新型荧光衍生化试剂用于脂肪酸的分析[J];化学传感器;2013年02期
8 张海峰;王影影;尤进茂;;荧光衍生中性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化学研究;2007年04期
9 劳文剑;宋翠华;尤进茂;欧庆瑜;;以1,4-二甲基咔唑-9-丙酸为荧光衍生化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醇[J];化学研究;2013年01期
10 王卫东;柱后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中的氨基酸[J];经济林研究;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年才;苗保刚;李政;孙尧;;高灵敏荧光检测在生物检测仪器中的应用[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田丹;王官耀;常泽;阮文娟;李悦;卜显和;;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检测材料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3 易滨;刘军;王芳;涂显春;赵晓晓;赵江丽;;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4 赵丽敏;黄勇;刘金文;李梅;褚志丹;金雪;赵书林;;基于核酸适体-分子信标均相生物传感荧光检测腺苷[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开宇;兰小鹏;;以Picogreen为信号分子的非标记型适配子荧光检测新方法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韩从会;黄克靖;;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尿样中巯基化合物[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谢华飞;曾钫;余昌敏;吴水珠;;基于亚硫酸根离子诱导聚赖氨酸基探针电荷产生并络合的荧光检测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8 李才;闫卫平;吕宏峰;;基于ARM的毛细管电泳芯片荧光检测系统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9 任福荣;朱本占;;卤代苯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的羟基自由基的荧光检测,反应动力学及作用机理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杜小兰;王红;张华山;;荧光素-O-乙酰哌嗪新试剂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七种游离脂肪酸[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贺;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鹏;新型Fe~(3+)薄膜荧光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卢思宇;基于氨基酸分子制备聚合物碳点的荧光机理和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鲍成满;高压在线荧光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琳;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用新型铕配合物荧光标记物[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朱文平;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肖义;新荧光发色体系—含腈萘杂环:分子设计、合成、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慧;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9 李宏林;基于罗丹明螺环隐色体的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热循环系统及荧光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小惠;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淑娟;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怀伟;基于咔唑及其衍生物的荧光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翟晶莹;新型荧光探针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3年
5 李伟;酸碱金纳米簇制备及其蛋白酶检测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6 谷鹏阳;应用于自动化核酸分析检测工作站的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7 汪旭东;小分子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孙秀霞;胶原多肽的核磁和荧光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米雪;线扫描型共聚焦生物芯片荧光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杨清秀;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11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1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