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罗丹明衍生物的荧光性能研究以及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9 12:03

  本文选题:荧光分子探针 切入点:荧光性能 出处:《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荧光分子探针具有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在生物成像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罗丹明类荧光染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摩尔吸光系数大,发射波长长、背景干扰小等光物理性质,此外罗丹明染料还具备毒性小、水溶性高、对pH不敏感、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其成为合成荧光分子探针重要的母体之一。因此设计合成一类性能优异的罗丹明探针有非常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罗丹明进行修饰制备了具有高稳定性的罗丹明及硅基罗丹明荧光探针,并对其荧光性能与荧光成像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以罗丹明为发光中心,在其9-位引入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环,设计合成了六种罗丹明(AZOR-1、AZOR-2、AZOR-3)和硅基罗丹明荧光分子探针(AZSiR-1、AZSiR-2、AZSiR-3)。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ZOR和AZSi R探针具有高的摩尔吸光系数(105M-1cm-1);硅原子的引入使得罗丹明探针的最大吸收与最大发射峰(AZOR:λabs=553-562nm,λem=580-588 nm)红移至近红外区(AZSiR:λabs=652-664 nm,λem=663-681 nm);罗丹明及硅基罗丹明的9-位引入大尺寸的甲苯及三氟甲苯后,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荧光分子激发态的非辐射衰减,大大提高了其荧光量子产率(AZOR:从52%到74%;AZSiR:从24%到74%);而且能够有效阻止亲核试剂进攻,使得探针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连续光照射下,引入吸电子基团三氟甲苯后使得氟化的罗丹明探针AZOR-3和AZSiR-3具有很好的光学稳定性。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AZOR和AZSiR探针对HeLa细胞都没有明显的毒性(细胞存活率大于85%),都具有良好的细胞膜通透性,并且AZOR探针能够很好地定位到线粒体,同时这些探针在细胞内都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
[Abstract]: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 has fast response speed, good selectivity,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and other advantag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imaging technology. Luo Danming fluorescent dyes have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long wave emission,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and small optical properties, in addition also has Luo Danming dye low toxicity, high water solubility, not sensitive to pH, the advantages of cheap, make it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recursor of fluorescence molecular probes.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Luo Danming probe synthesis a kind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modified Luo Danming system has high stability and silicon based fluorescent probe Luo Danming Luo Danming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fluorescent properties and fluorescence imaging was studied. The specific work is as follows: with Luo Danming as the luminescence center, in the introduction of 9- containing different substituents in the benzene ring. Six Luo Danming synthesized (AZOR-1, AZOR-2, AZOR-3) and silicon Luo Danming fluorescent probes (AZSiR-1, AZSiR-2, AZSiR-3).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ZOR and AZSi fluorescence probe R with high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105M-1cm-1); the introduction of silicon atoms to the maximum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maximum de Lo rhodamine probe the peak (AZOR: x abs=553-562nm, NM x em=580-588) shifted to the near infrared region (AZSiR: x abs=652-664 nm nm; 9- em=663-681, lambda) introduction of large size silicon Luo Danming Luo Danming and toluene and three fluorine toluene,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non radiative decay of the excited state fluorescenc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ZOR: from 52% to 74%; AZSiR: from 24% to 74%);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nucleophilic attack, the probe has good chemical stability. Continuous light irradiation, electron absorption into three fluorine toluene after the fluorination Luo Danming AZOR-3 and AZSiR-3 probe with optical good stabil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ZOR and AZSiR live cell probe have no obvious toxicity to HeLa cells (cell survival rate more than 85%), has good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AZOR probe can be well positioned to mitochondria, and these have fluorescence probe good stability in the cell.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伯劲,王修林;罗丹明B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冶金分析与测试(冶金分析分册);1983年05期

2 姜太良;田素珍;孙丕喜;;不同环境因子对罗丹明B影响的试验[J];黄渤海海洋;1985年04期

3 王筱敏,邵谦,柏竹平,严凤霞;罗丹明6G荧光淬灭法测定水中微量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8年03期

4 圣筱敏,姜敏华,柏竹平,严风霞;罗丹明6G荧光淬火法测定钢中的钼[J];冶金分析;1989年05期

5 王喜庆,龙英才,孙媛;罗丹明B内酯单晶的生长及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6 戚秀菊;罗丹明B在无机分析中的应用[J];光谱实验室;2001年02期

7 刘立明,宋功武,吴鸣虎,方光荣,李玲;测定蛋白质的罗丹明B自聚平衡体系[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5期

8 赵秀琴;;罗丹明衍生物在传感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林长虹;胡书玉;黄达锴;吴洁婷;孙丹;;辣椒及其制品中罗丹明B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10 郝燕花;闫正;邓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葱粉中的罗丹明B含量[J];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从宇鸿;张颖;白银娟;郭媛;杨秉勤;史真;;一种新型刚性罗丹明荧光标记探针的合成[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宋相志;;罗丹明染料的荧光淬灭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雷洁;莫育俊;张鹏翔;屠安;;罗丹明6 G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4 黎俊波;潘志权;;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增色铜离子检测性能研究[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杰;陈昭;戴迎宾;邓克俭;侯浩波;;可见光诱导氯代含硫四氮杂卟啉铁活化氧降解罗丹明B[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薇楠;尤宏;姚杰;蔡伟民;;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徐玉荣;宋桂兰;黄民生;;罗丹明B钙黄绿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痕量锑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林佳丽;祖莉莉;;罗丹明染料-孔雀石绿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郁美娟;张海凤;赖奕坚;孟庆华;张万斌;;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标记探针的研究(Ⅱ)——罗丹明B-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合成与标记应用[A];第九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文伟;;罗丹明分子异构化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郝凤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罗丹明 B:染色花椒的元凶[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薇;全面促进我国辣椒提取行业跨越式发展[N];中国食品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晓勇;罗丹明基PMOs的制备、表征及在金属离子传感方面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延如;基于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王保刚;近红外硅基罗丹明—合成方法学及荧光探针的构建与成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4 颜范勇;罗丹明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丽珠;罗丹明染料的合成及作为离子探针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杨会然;罗丹明类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倪静凯;新型罗丹明探针的合成及其对汞离子和半胱氨酸分子传感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8 王琦;基于萘酐及罗丹明B的分子自组装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云龙;罗丹明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刘清浩;罗丹明、荧光素、尼罗红及尼罗兰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小伟;基于罗丹明B的荧光探针和[2]轮烷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温馨;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离子探针的合成及识别性质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于连伟;基于罗丹明B的铋离子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陈晓燕;基于罗丹明B特异性检测Al~(3+)和Fe~(3+)荧光探针的制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吕春芳;磁性一维中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志勇;稀土掺杂介孔二氧化钛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宁夏大学;2015年

7 沈婉秋;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体中罗丹明B与林可霉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亚魁;BODIPY衍生物及罗丹明光物理性质的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9 吕涛;罗丹明类新型衍生试剂合成及微萃取联用LC-MS分析方法建立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雷蕾;基于锗—罗丹明的近红外溶剂极性荧光探针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34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34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