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新型硫脲—双膦配体过渡金属—有机小分子共催化的不对称氢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16:32

  本文选题:硫脲-双膦配体 + 双功能活化 ; 参考:《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过渡金属与有机小分子共催化的策略(例如cooperative catalysis,sequential/relay catalysis以及synergistic catalysis),因其独特的催化模式受到广泛的关注。经过近十年发展和较系统研究,这一策略已经攻克了很多挑战性的不对称催化体系。最近,我们课题组基于硫脲-双膦配体双功能活化策略,巧妙地将两种类型的配体键合到一个分子结构中,在有机小分子活化底物的基础上实现过渡金属催化的新策略,并在多个挑战性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得到展示。本论文进一步将该体系拓展到更多类型的不饱和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氢化中,研究发现在硝基烯酰胺和α,β-不饱和-N-酰基吡唑等两个体系中有很好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反应产物可以进一步衍生化,用作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成功地发展了Rh/Zhaophos催化体系对于硝基烯酰胺类底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在优化条件下,该反应能够取得很好的转化率以及ee值(转化率99%,ee值最高达96%)。反应产物,手性β-氨基硝基化合物,可以转化为一系列药物中间体或者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例如Voseltamivir,GR-205171A,(+)-CP-99.994,Asimadoline。2.成功地将Rh/Zhaophos催化体系运用到α,β-不饱和-N-酰基吡唑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转化率99%)以及很高的对映选择性(ee值最高达99%)。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底物和配体间的氢键作用力在不对称氢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反应产物(手性吡唑酰胺类化合物)脱除吡唑基团后衍生得到相应的手性羧酸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手性合成或药物合成的中间体。3.成功地发展了Rh/Zhaophos催化体系对于氮杂卓/氧氮杂卓类型的七元环亚胺盐酸盐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在优化条件下,该反应能够取得很好的转化率以及ee值(转化率99%,ee值最高达99%)。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底物的氯离子和zhaophos的硫脲基团之间的离子对相互作用力对于该体系取得的高对映选择性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strategies of co-catalysis of transition metals with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such as cooperative catalyst sequentialrrelay catalysis and synergistic catalyst)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or their unique catalytic modes.After nearly a decade of development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this strategy has overcome many challenging asymmetric catalytic systems.Recently, based on the bifunctional activation strategy of thiourea-bisphosphine ligands, our team cleverly bonded two types of ligands into a single molecular structure to realize a new strategy of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is based on the activation of organic small molecules.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several challenging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s.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was further extended to the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more unsaturated alken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ystem had good reactivity and enantioselectivity in the two systems of nitrilenamide and 伪, 尾 -unsaturated -N-acylpyrazole.The reaction products can be further derivatized and used as important intermediates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drug synthesis.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The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nitrilenamide substrates with Rh/Zhaophos catalyst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good conversion and ee value can be obtained.The reaction product, a chiral 尾 -amino-nitro compound,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series of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 or other bioactive molecules, such as Voseltamivirus GR-205171An (CP-99.994Asimadoline.2).The Rh/Zhaophos catalyst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伪, 尾 -unsaturated -N-acylpyrazo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system has good reaction activity (conversion 99) and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ee value up to 99%.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gen bond force between substrate and lig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The reaction product (chiral pyrazolamide) was derived from the pyrazole group to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chiral carboxylic acid compound,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intermediate of chiral synthesis or drug synthesis.The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azazepines / oxazazepines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in the Rh/Zhaophos catalytic system.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good conversion and ee value can b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on pai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loride ions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thiourea group of zhaopho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of th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学兵,陈文山,傅相锴,隋岩;一类新型水溶性膦配体及其钠盐的合成[J];分子催化;2001年06期

2 刘晓忠,王艳华,缪强,金子林;非离子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进展[J];有机化学;2001年03期

3 马学兵,傅相锴,王强,王宁;含羟基、膦酸根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J];应用化学;2002年12期

4 吴刚,涂学炎,殷晓玲;水溶性膦配体4-二苯膦代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马学兵,傅相锴,李龙芹,程静蓉;膦酸根型水溶性膦配体的质子离解和紫外光谱特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年04期

6 郑晓来,,王艳华,左焕培;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及进展[J];分子催化;1996年01期

7 陈华,黎耀忠,陈骏如,程溥明,黄裕林,李贤均;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方法[J];分子催化;1999年02期

8 伊晓东,陈守正,高景星,许翩翩;水溶性胺膦配体的合成和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6期

9 周海兵,袁艺,孙晓霞,谢如刚,陈新滋,杨登贵;新型手性胺膦配体的合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10 陈敏东,郑有飞,徐建强,孙伟,吕士杰,华维一;新的手性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苯乙烯不对称氢酯基化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志刚;何润田;吴心怡;亓海啸;郎建平;;多齿含膦配体组装配合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2 王艳华;常杨军;金子林;;基于含聚醚链膦配体的非水液/液两相催化[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凤;何艳梅;范青华;;可调控的手性树状分子单膦配体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不对称催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程国宝;管里;胡皆汉;;含巯基吡啶和膦配体的卤化亚铜络合物的光谱研究[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5 李宝珠;陈贵;邢雁;高景星;;水溶性手性胺膦配体的制备和催化性质[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兆国;李万方;马欣;范为正;李晓明;;双膦配体及其在重要手性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艳;张蓓;郭锐;郝小伟;黄淑媛;尹军;余广鳌;刘盛华;;含二茂钴阳离子膦配体的金杂环配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8 夏海军;沈超;沈访益;付晨晨;章鹏飞;;糖衍生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合成与结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美芳;汪明;薄志山;;新型含有大体积膦配体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范青华;邓国军;王志坚;李永;张凤;冯宇;;手性树状分子膦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大路;大连化物所不对称氢化研究取得新进展[N];医药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攀;基于新型硫脲—双膦配体过渡金属—有机小分子共催化的不对称氢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郑德华;二级微环境对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碳氢键活化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永琪;离子型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氢甲酰化/氢甲酰化串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魏浩;新型轴手性双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马学兵;含膦酸根等水溶性膦配体及其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羰基化反应[D];四川大学;2002年

6 陈胜洁;离子型膦配体和相应铑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催化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关金涛;二茂钴阳离子膦配体催化的偶联反应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皓;植物油氢化脱氧合成可替代航空煤油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9 董维兵;膦配体取代[2Fe2S]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与质子化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马梦林;对烷氧基取代MeO-BIPHEP类手性双膦配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心怡;含四膦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宋涛;新型Ar-BINMOLs衍生膦配体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天保;碳酸酯改性的无氟膦配体的合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巧灵;天然樟脑型氮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5 何小溪;大位阻非膦配体钯配合物催化合成含芳香偶联结构的中药活性物质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6 赵鑫;基于多齿膦配体的Tp~*-W-Cu-S团簇合成及配体的原位硫化反应[D];苏州大学;2016年

7 陈海涛;D-苯丙氨酸的不对称合成新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陆锦平;含N手性双膦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9 谢玉枫;系列含双膦配体铜和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10 靳瑞;烯的Alder-ene reaction反应活性的理论研究及一系列大位阻膦配体的合成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45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745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