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和构效关系的模型催化研究
本文选题:模型催化 + 构效关系 ; 参考:《物理化学学报》2017年12期
【摘要】:明确催化剂的活性位本质和构建多相催化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准确关系是催化基础研究的重点,表面科学研究基于丰富的表征测试手段能够较好地在分子原子水平测定表面结构以明确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并通过高压原位反应池测定相关催化反应性能,获得较可靠的催化剂构效关系。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本人参与的几个模型催化研究例子,包括贵金属表面上CO和烷烃催化氧化的活性表面、纳米Au膜的制备和CO氧化的催化活性位、VO_x/Pt(111)上丙烷氧化的协同作用、Au Pd合金上醋酸乙烯酯合成Au的助催化作用、模型氧化物上纳米Pt的庚烷脱氢环化制甲苯的粒径关系等,以及相关模型催化研究技术的进展。
[Abstract]: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the active site of the catalyst and building an accur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a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basic research on catalysis.Surface science research based on abundant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can better determine the surface structure at the molecular atomic level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active site of the catalyst and determine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 by high pressure in situ reaction cell.A reliabl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as obtained.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summarize several examples of model catalysis studies I have participated in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O and alkanes on noble metal surfaces.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opane oxidation on the catalytic active site of CO oxidation i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ethylene acetate on au PD alloy on the synthesis of au,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cle size of nano-Pt and heptane dehydrogenation to toluene on the model oxide, and so on.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el catalysi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973重大研究计划(2013CB933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3178,21573180,91545204)~~
【分类号】:O64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朱洋;;多糖的结构分析与构效关系[J];海峡药学;2007年03期
2 方建慧,陆文聪,丁益民,阎立诚,陈念贻;自组织神经树用于3-甲基芬太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8期
3 朱志臣;王强;贾青竹;夏淑倩;马沛生;;多种类杂环化合物的药理和毒理活性系数构效关系(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4年06期
4 陈子超,罗一帆;苯甲酰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模式识别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年05期
5 林雨露;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诸葛健,赵振锋,方慧英;功能性多糖的构效关系[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祝世彤,毛广照;从构效关系看铂配合物的抗癌作用[J];大学化学;1990年04期
8 蔡煜东,程兆年,汪列,,姚林声,陈念贻;醚菊脂类似物构效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4年02期
9 陆文聪,陈炜,方建慧,丁益民,阎立诚,陈念贻;2-(4-甲苯基)-4-(取代)苯基-1,3,4-鉡哒嗪-5-酮构效关系的T.Kohonen网络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陆文聪,阎立诚,朱友成,陈凯先,陈念贻;EHMO和模式识别法研究芬太尼衍生物的构效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艳;王森;李丽萍;王鹏飞;黄立志;王建国;樊卫斌;;多维分子筛活性位分布及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2 ;烟台大学应用催化研究所[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赵震;徐春明;段爱军;张哲;王宏宣;;乙烷选择氧化钒系高分散隔离活性位催化剂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庄林;;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纳米电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辛勤;李灿;;红外双分子探针方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6 陈明树;万惠霖;;催化反应机理的模型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夏海岸;冯兆池;孙科强;孙科举;范峰滔;李灿;;Fe/ZSM-5上活性位和活性氧物种的拉曼光谱表征[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赵吉娜;张立军;方磊;;同步热分析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春香;蒋波;朱利民;;木瓜蛋白酶半合成酶的合成和催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10 赵国锋;胡焕云;张硕;路勇;;醇气相氧化催化剂Au/Ni-fiber活性位Ni_2O_3-Au~+协同作用的光谱解释[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庭忠;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构效关系与功能拓展[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新军;设计、合成、表征分子探针用以研究2-酮戊二酸的信号作用和构效关系[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军龙;新型强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其构效关系的量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杜娟;N,N-二甲基-2-溴苯乙胺类衍生物和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赵晓旭;铁磷酸铝分子筛在催化甲烷还原N_2O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其活性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7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74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