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单花种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17:44

  本文选题:蜂蜜掺假 + 高效液相色谱 ; 参考:《江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蜂蜜作为天然物质,具有独特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同时含有维生素,多种有机酸,无机盐,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改善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同时还在烧伤烫伤,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溃疡、伤口愈合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蜂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国内外对于蜂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蜂蜜的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掺入低价蜜、糖浆等甜味物质等方式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增加蜂蜜产量。这严重扰乱了蜂蜜市场秩序,损害了正规蜂农和企业的利益。针对较为普遍存在的蜂蜜掺假现象,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且较有效的鉴别检测方法,即稳定碳同位素比例法和大米糖浆掺假的LC-MS/MS鉴定方法,所用仪器较为昂贵,难以推广普及,且只能鉴别C3或C4植物糖浆中一类或一种掺假蜂蜜,有其局限性。因此,本文分别使用基于亲水作用色谱(HILIC)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ELSD)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2种仪器较为普及的分析技术手段,成功的建立了对C4和C3植物糖掺假均适用的HPLC和LC-MS(单四极杆质谱即可)两种仪器较为普及、易于推广应用的掺假检测方法。同时,根据近年来国外研究动态,初步探索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鉴定掺假蜂蜜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种单花种蜂蜜样本,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比例法和花粉粒检测方法验证样本真实性,通过模拟掺假的方式建立掺假量为5%、10%、20%、30%(w/w)的掺假样品集,再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测定真假蜂蜜中糖类等主要物质相对含量,通过图谱对比,提取特征峰的相关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蜂蜜掺假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稳定碳同位素比例法和花粉粒检测验证所采集的蜂蜜样本为真实的单花种蜂蜜,其中只有一个样本的蜜源检测结果与实际蜜源不符,为其他蜜源的单花种蜂蜜。利用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低聚糖异构体的优势,采用HPLC-ELSD分析纯真蜂蜜和掺有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的蜂蜜中糖类组成,构建了蜂蜜低聚糖组分的指纹图谱,确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并通过真假蜂蜜图谱对比可以明显的观察到二糖色谱峰的差异,对提取的8个共有峰的相对面积百分含量进行PLS-DA分析,结果为训练集的判别率为94.02%,验证集的判别率可达100%,能成功的鉴别出果葡糖浆掺入量在10%以上、麦芽糖浆掺入量为5%以上的掺假蜂蜜样品,且该方法仪器较普及,易于推广,较适用于一般的基层蜂蜜企业和检测机构。利用亲水作用色谱柱将蜂蜜中的低聚糖进行分离,采用LC-MS在负离子模式下选择离子监测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的质荷比(m/z)为341、503、665、827的分子离子,分别将提取的真蜂蜜与果葡糖浆、麦芽糖浆样品的上述分子离子色谱图进行对比,发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进行PLS-DA判别分析后,可以成功的将真假峰蜜进行分类,在主成分得分图中真假蜂蜜没有出现重叠区域。通过真蜂蜜与掺有10%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蜂蜜样品的1H-NMR分析比较,根据它们的指纹峰差异,结合使用PLS-DA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可以鉴别掺入量为10%以上果葡糖浆的蜂蜜掺假检测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应用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深入研究和建立更多的对C3和C4植物糖浆掺假均适用且满足不同仪器设备条件实验室检测需求的蜂蜜掺假分析方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Abstract]: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 )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 LC - MS ) ,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burn and scald , 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promote ulcer and wound healing .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oney adulterants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and pollen grain detection was carried ou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ney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method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and pollen grain were u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honey adulterated honey .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96.1;O6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军;国内最大的果葡糖浆生产线建成[J];食品科技;2001年01期

2 杨海军;二篇 果葡糖浆开辟酿酒行业新纪元[J];中国酿造;2001年06期

3 张娟,孙华林;果葡糖浆开发前景诱人[J];化工设计;2001年03期

4 杨海军;果葡糖浆的特性及应用[J];食品科学;2002年02期

5 杨海军;果葡糖浆的特性及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02年02期

6 梁智;;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概述[J];化工科技市场;2006年10期

7 杨永芳;付成程;郑战伟;;以薯类为原料生产果葡糖浆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年08期

8 林玲;世界生产高果葡糖浆概况[J];粮油食品科技;1982年01期

9 张力田;果葡糖浆的性质和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1983年02期

10 张广礼;;有关果葡糖浆生产情况问答[J];中国农垦;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雪伟;;大有前途的新糖源—果葡糖浆[A];食品论文汇编[C];1985年

2 田文礼;闫继红;张萍;李桂芬;;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别蜂蜜真伪的研究初报[A];2005年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专业委员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英杰;果葡糖浆应用性能优越[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钟欣;果葡糖浆成为饮料巨头新宠[N];中国贸易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石巍;甜蜜的事业 光辉的道路[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4 梁庆华 余春槐;果葡糖浆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11年

5 ;果葡糖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于芳;果葡糖浆行业迎来发展新空间[N];中国食品报;2012年

7 刘丽颖;去年我国果葡糖浆产量236万吨[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8 ;果葡糖浆知识讲座(一)[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9 ;果葡糖浆知识讲座(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10 ;果葡糖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鑫;果葡糖浆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2 许艳超;单花种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3 李树立;果葡糖浆抑菌效果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楠;果葡糖浆对实验动物代谢及行为的影响[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5 陈绍辉;生产10万吨F55果葡糖浆的工艺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6 熊结青;连续式色谱分离系统分离果糖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储闯;工业化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控制乙醛与5-羟甲基糠醛产生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万福义;结晶葡萄糖母液在果葡糖浆生产中的应用和工艺控制[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9 廖思米;果葡糖浆、EM原露及内寄生螨对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10 周雪艳;结晶果糖的关键生产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64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764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2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