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石墨烯负载复合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

发布时间:2018-04-20 00:09

  本文选题:石墨烯 + 负载 ; 参考:《江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石墨烯(graphene,G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载体。将石墨烯与催化功能组分复合,可提高催化剂的导电性和电子迁移率,增大比表面积,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此外,还能显著降低超电势、促进电催化分析物与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这对设计高性能电催化剂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以石墨烯为载体的二元复合催化材料,包括石墨烯负载的Cu_2O空心立方块、Co纳米颗粒、六方与立方晶系的Ni纳米粒子,系统研究了复合催化材料的合成方法、形成机理、形貌结构,并重点探索了复合催化材料在对硝基苯酚(4-NP)还原及葡萄糖传感等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一步回流法,成功的将Cu_2O空心立方块复合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片上。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RGO/Cu_2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_2O为空心立方体结构,且较好的分散在RGO纳米片上。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RGO/Cu_2O纳米复合材料对于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对葡萄糖传感响应范围在0.01~9.0mM(R2=0.997)之间,灵敏度高达785.69μA cm-2 mM-1;在信噪比等于3时,检出限低至0.44μM。与单独的Cu_2O和其他Cu_2O基葡萄糖传感材料相比,制备出的RGO/Cu_2O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此外,该电催化剂还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RGO/Cu_2O纳米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这使得该材料在葡萄糖传感领域具有应用潜力。2.采用原位生长法,成功的将Co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RGO纳米片上,并利用XRD、Raman、TEM和XPS对其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RGO/Co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尽管复合材料中Co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单畴尺寸,RGO/Co纳米复合物仍显示出室温铁磁性。此外,该复合材料在NaBH4还原4-NP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且对葡萄糖的氧化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3.以三乙二醇为还原剂和分散剂,采用一种简易的原位回流法制备出RGO负载Ni纳米粒子催化材料。通过XRD、Raman和TEM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表明Ni纳米粒子为六方相结构,且均匀的分散在RGO片表面。系统研究了RGO/Ni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电催化性能。结果证明,在NaBH4还原4-NP的反应中,RGO/Ni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显著增强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性能与贵金属催化剂相当。此外,RGO/Ni材料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也显示出优异的电催化响应性能,其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灵敏度分别为0.01~3.0 mM(R2=0.997)、2.8μM和535.258μA cm-2 mM-1。这种环保简单一步法合成路线可推广到在石墨烯表面负载其他功能纳米金属,为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机遇。4.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油酸金属盐前驱体制备出GE负载Ni纳米颗粒催化材料,并用XRD、Raman、XPS、TEM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对其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GE/Ni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和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GE/Ni纳米复合物具有室温铁磁性。该材料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灵敏度分别为0.01~2.5 mM(R2=0.997)、0.86μM和358.0μA cm-2 mM-1。这种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不仅可用于大规模生产GE/Ni纳米复合材料,还可推广到合成其他不同金属的GE/金属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催化和能量储存等领域。
[Abstract]: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GO / Cu _ 2O nano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 XRD ) , Raman spectroscopy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 TEM ) and X -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 XPS ) . The results show that GE / Ni nano - composites hav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 linear range , detection limit and sensitivity are 0.01 - 3.0 mM ( R2 = 0.997 ) , 2.8渭M and 538.0渭 A cm - 2 mM - 1 , respectively .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 - friendly synthetic route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large - scale production of GE / Ni nanocomposites , but also to the synthesis of other GE / Ni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etals ,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catalysis and energy storage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润滑与密封;2009年05期

2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3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4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5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6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7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8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9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10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75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775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