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包含碱基对的智能型超分子水凝胶的合成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04 06:31

  本文选题:水凝胶 + 氢键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1953年,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互补的碱基对A-T(adenine thymine)和G-C(guanine cytosine)之间以氢键作为桥梁,构筑起了DNA双螺旋结构。由于多重碱基对在组装方面有着高度的精确性和方向性,碱基对的概念就由生物领域跨越到超分子化学领域。虽然碱基对在超分子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还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另一方面,传统的PEG/α-CD超分子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并不是十分理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本论文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乙二醇为骨架,在传统的PEG/α-CD水凝胶的基础上引入C-G碱基对,构建了包含碱基对的刺激响应性的水凝胶。C-G碱基对的引入,明显地增加了交联点的数量,增加了交联密度,形成的凝胶具有更强的力学性能。在增加交联密度,提高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刺激响应性的官能团构建了智能性的超分子水凝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在PEG/α-CD超分子水凝胶的构建过程中,引入胞嘧啶(C)/鸟嘌呤(G)碱基对,制备温度敏感的超分子凝胶。实验证明表明:C-G间碱基对的引入,提高了PEG/α-CD超分子凝胶体系的交联密度,超分子凝胶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进一步,以阿霉素(DOX)为抗癌药物模型,探讨包含碱基对超分子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体外药物释放数据表明:包含碱基对的PEG/α-CD超分子水凝胶(SHG)对DOX有很好的缓释效果。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也证明,SHG超分子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2.在第一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选用具有活性氧自由基敏感的酮缩硫醇键连接碱基对,用鸟嘌呤修饰的酮缩硫醇键(G-TK-G)将胞嘧啶修饰的PEG(C-PEG-C)连接起来,与α-CD一起,构建了含有TK键的ROS敏感的超分子水凝胶(TKHG)。评价了智能型超分子水凝胶的ROS敏感性,并研究了该类水凝胶对对抗肿瘤药物的担载及ROS响应性释放。结果表明:制备的TKHG具有增强的力学性能,并对DOX有很好的ROS响应性释放效果。
[Abstract]:In 1953, 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proposed the double helix structure of DNA. It was found that the double helix structure of DNA was constructed by hydrogen bond between the complementary base pair A-T(adenine thymine) and G-C(guanine cytosine. Because of its high accuracy and directivity in the assembly of multiplex base pairs, the concept of base pairs leaps from the field of biology to the field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lthough base pair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supramolecular, its application in biomedical polymer field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PEG/ 伪 -C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are not ideal, and there i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olyethylene glycol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C-G base pair wa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PEG/ 伪 -CD hydrogel, and a hydrogel. C-G base pair containing base pair was constructed. The number of crosslinking points and crosslinking density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the resulting gel had strong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the premise of increasing crosslinking density and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elligent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were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stimulus-responsive functional group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PEG/ 伪 -C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supramolecular gel was prepared by introducing cytosine Con / guanine G base pa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G/ 伪 -CD supermolecular gels are improv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1: C-G base pair. Furthermore, the feasibility of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containing base pairs as drug carrier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oxorubicin (DOX) as an anticancer drug model. In vitro drug release data showed that PEG/ 伪 -C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containing base pairs had a good sustained release effect on DOX. In vitro cytotoxicity tests also proved that SHG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have excellen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biomedical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keto-mercaptan bond, which is sensitive to reactive oxygen free radical, is selected to connect the base pair, and the guanine modified ketothiol bond (G-TK-G) is used to connect the cytosine modified PEGG C-PEG-C with 伪 -CD. A ROS sensitive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with TK bond was constructed. The ROS sensitivity of intelligent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was evaluated, and the loading and ROS responsive release of these hydrogels to anticancer drug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pared TKHG has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as a good ROS response release effect on DOX.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8.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成飞;超分子材料的发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1年10期

2 郭剑峰;;卫敏:无处不在的超分子[J];科技潮;2009年05期

3 陈强,谭民裕,刘伟生;超分子中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概述[J];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4 李长顺;;超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6年09期

5 詹海莺;刘海洋;胡军;江焕峰;;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03期

6 Э.П.Высоцкая;倪宜平;;聚酯长丝的染料得色量与其超分子结构的关系[J];国外纺织技术(化纤、染整、三废治理分册);1980年12期

7 咸文淑;纤维的超分子结构与力学性质[J];合成纤维;1981年04期

8 刘汉兴,兰兴文;高模量维纶湿法长丝超分子结构和力学性能[J];合成纤维;1981年06期

9 许长安;;煤的超分子结构与煤尘致病作用的特点[J];铁道劳动卫生通讯;1983年01期

10 梁伯润;;热致性羟丙基纤维素液晶的超分子结构[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成勇;;金属-有机超分子与环境能源材料[A];2012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苏成勇;;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组装与应用[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苏成勇;;金属-有机超分子材料与能源环境[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C];2013年

5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4分会:胶体分散与多组分体系[C];2013年

6 王宪龙;梁昌萍;周成合;;磺胺双三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银超分子抗菌药物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锋;陈慧兰;;芳香碘基在新型配位超分子构筑中的应用[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大会报告[C];2013年

9 孙炎;王宏;方铭清;肖萧;杨亚江;;圆二色谱研究具有手性结构的超分子凝胶的相转变行为[A];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崔艳杰;刘丽;孟河;庞文琴;;一个新颖的具有超分子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表征[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超艾;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记者:游雪晴 实习生:姜靖;超分子:探索在化学学科前沿阵地[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羽洁;聚苯胺—聚对苯乙烯磺酸水凝胶基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杨伯光;聚噻吩基导电水凝胶研制及其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3 郭新红;2-甲氧基雌二醇脂质纳米粒水凝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4 艾克热木.牙生;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的设计和性能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高利龙;多官能度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凝胶化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6 马新贤;苯并咪唑类衍生物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李亚男;芳香磺酸有机超分子晶态网络结构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李杰伟;氟/氰基取代对超分子弱作用及其光电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丁雪华;基于氢键构筑的含氮杂环超分子晶体结构及其理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谭丽丽;基于柱芳烃的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月婷;包含碱基对的智能型超分子水凝胶的合成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廖悦;光敏感自变形水凝胶作为无接触式3D宏观/微观光打印平台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3 连洁;加压热水中废纸纤维超分子结构对其制取5-羟甲基糠醛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郭伟莹;基于手性配体与含氮辅助配体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丛;哑铃型和V型刚—柔分子自组装及超分子手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徐丞龙;多配位三联吡啶配体与Fe~(2+)自组装成超分子的核磁共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向菲菲;表面化学反应诱导的超分子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王宁;苯并三氮唑/β-环糊精系超分子缓蚀剂的制备及其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郭晋升;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的限域组装及其超分子作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刘苗青;杯形大环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1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841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