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材料对水中纳米微粒和多种重金属的吸附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09:44

  本文关键词:新型材料对水中纳米微粒和多种重金属的吸附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4年

新型材料对水中纳米微粒和多种重金属的吸附及应用研究

王厦  

【摘要】:生物吸附材料、炭质吸附材料和磁性吸附材料等新型材料已被成功应用于环境水体中多种污染物吸附去除的研究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是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由纳米微粒引发的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健康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巯基功能化的蛋壳膜(TESM)对水中多种重金属Cr(VI)、Hg(II)、Cu(II)、Pb(II)、Cd(II)和Ag(Ⅰ)的吸附性能,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水中纳米微粒的吸附及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PDDA-Fe3O4)对银纳米微粒(Ag NPs)的吸附性能。 1.实验基于蛋壳膜(ESM)上的二硫键与巯基乙酸铵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了TESM。本研究对这种新型生物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体中多种重金属离子Cr(VI)、Hg(II)、Cu(II)、Pb(II)、Cd(II)和Ag(Ⅰ)的去除。结果表明,TESM对以上六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可分别达到113.64、138.89、46.73、32.47、23.70和129.87mg/g,与未经修饰的ESM相比,分别增加了1.6、5.5、7.7、12.4、12.7和21.1倍。本研究还通过拉曼光谱和XPS对吸附机理进行了讨论,TESM不仅可以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还可以将Cr(Ⅵ)还原为Cr(Ⅲ),实现Cr(Ⅵ)的解毒。实验中还考察了水环境的pH、共存物质和不同水体基质对吸附的影响,并将其作为柱填料成功应用于实际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该生物吸附材料吸附性能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在水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2.本研究将炭质吸附材料MWCNTs应用于环境水体中金属纳米微粒如Citrate-Ag NPs、PVP-Ag NPs、Citrate-Au NPs和PVP-Au NPs的吸附。实验中探讨了MWCNTs的直径对纳米微粒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MWCNTs及表面羧基化MWCNTs对纳米微粒吸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MWCNTs的直径越大吸附效果越好,表面羧基化不利于MWCNTs对带负电荷的纳米微粒的吸附。我们还探讨了纳米微粒的配体及环境因素如溶液的pH、离子强度、腐殖酸浓度对吸附体系的影响。在对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的考察中发现,MWCNTs对以上四种纳米微粒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可分别达到476.19、64.10、666.67和99.01mg/g,可以有效的吸附水中的纳米微粒。 3.本实验使用廉价、绿色的聚阳离子电解质PDDA,通过共沉淀法,温和、简便、快速地合成了PDDA-Fe3O4,并将其用于水体中Ag NPs的吸附研究。实验中对PDDA-Fe3O4进行了TEM、FT-IR、XRD、饱和磁化强度、zeta电位的表征测定,并研究了pH、腐殖酸和Ag NPs配体对吸附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PDDA-Fe3O4对Ag NPs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用不同量的PDDA修饰的PDDA-Fe3O4-0.1、PDDA-Fe3O4-0.5、PDDA-Fe3O4-1及PDDA-Fe3O4-2对Citrate-Ag NPs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57.14、500.00、526.32及588.24mg/g,均远远高于未经修饰的Fe304的最大吸附量14.49mg/g。由于具有较好的磁性,PDDA-Fe3O4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与水溶液实现快速分离,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廉价、绿色、高效的吸附材料用于水溶液中Ag NPs的吸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4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BULUT Yasemin;TEZ Zeki;;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sawdust adsorp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7年02期

2 ;Kinetics and isotherms of Neutral Red adsorption on peanut hus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峰;苏伟;许利剑;汤建新;;纳米银粒子在微乳液中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J];包装学报;2010年01期

2 罗浪里;乔学亮;邱小林;陈建国;张万忠;;AOT反胶束法制备纳米银的机理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3 M.Raffi;F.Hussain;T.M.Bhatti;J.I.Akhter;A.Hameed;M.M.Hasan;;Antibacteri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ainst E.Coli ATCC-15224[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2期

4 王小叶;刘建国;曹宇;蔡志祥;李祥友;曾晓雁;;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及纳米银导电浆料的性能[J];贵金属;2011年02期

5 秦庆东;陈志真;傅大放;马军;;巯基化MCM-41对水中Hg(Ⅱ)的吸附[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赵素红;;电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3年06期

7 黄莹莹;龙涛;曾菲;徐兰英;;二硫代氨基甲酸键合硅胶对Cu~(2+)吸附性能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8 Mukunthan KS;Elumalai EK;Trupti N Patel;V Ramachandra Murty;;Catharanthus roseus:a natural source for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年04期

9 Prasad TNVKV;Elumalai EK;;Biofabrication of Ag nanoparticles using Moringa oleifera leaf extract and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年06期

10 王璐;臧晓欢;王春;王志;;石墨烯在样品前处理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J];分析化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德玲;刘济宁;丁洁;王蕾;陈英文;沈树宝;石利利;;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2 张颖;唐玺;宋雪梅;徐甜甜;廖洋;赵仕林;;风化煤、风化煤接枝尿素材料对Hg~(2+)的吸附性能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3 矫彩山;;泡沫分离法处理中低放废液的研究进展[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兑静娜;娄世云;李高敏;贾献彬;田沙沙;周少敏;;高效铁氧体空心球吸附剂的绿色合成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刘春;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侯文生;载银4A沸石抗菌剂及载银锌纳米SiO_2抗菌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史贵涛;痕量有毒金属元素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戴晋明;载银多壁碳纳米管抗菌剂及其在纤维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芳;基于EDXRS方法检测毒品和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晁军峰;半导体Sn、Sb基硫属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西波;载阿霉素葡聚糖金磁复合微粒在肝癌磁导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张念椿;纳米微晶纤维素/金属/电介质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林珊;纤维素抗菌膜的制备及其深度水处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10 朱先芳;密云水库沉积物中腐殖酸特征及其与重金属吸附作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莎;载光动力药纳米纤维小直径人造血管的研制[D];东华大学;2011年

2 王利平;麦草对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刚;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的木材表面功能性改良[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晴晴;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及其活性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孙唯唯;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6 吴亚容;棉织物纳米银抗菌整理[D];东华大学;2008年

7 张正君;纳米二氧化钛用于织物的抗菌整理[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8 车金萍;超细无机复合抗菌搪瓷的制备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王海云;纳米载银二氧化钛整理棉织物的工艺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Egesa Dan;[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润平;邹卫华;张敬华;石杰;杨久俊;;谷壳的差热红外扫描电镜分析及对铜铅离子的生物吸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周镃;稻米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及其对策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2 刘文新;栾兆坤;汤鸿霄;;乐安江沉积物中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1999年02期

3 王玉珍;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用地治理[J];云南农业;2001年08期

4 孙华,张桃林,孔志明;低丘红壤区重金属污染退化红壤改良的生物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晓军,潘恒健,杨丽原,沈吉,孙庆义,张祖陆;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05年02期

6 张永涛;张增强;唐次来;王娟;;杨凌城市生活垃圾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春艳;韩宝平;王晓;杨航;刘建华;;典型城市工业区TSP中重金属污染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2期

8 陈朝琼;严平;魏敏;李旭东;廖银章;;攀枝花矿渣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9 于方明;刘可慧;;分子生物学机理在植物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10 徐西奎;崔素萍;汪澜;;城市道路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技术[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雨;冯海波;万宝春;王莹;;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对策研究[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冠;刘圆;叶方舟;廖夏伟;蔡菁;张卫国;;上海工业区表土重金属污染的磁学诊断[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董蕊妮;李少佩;李国庆;;浅析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4 ;21世纪初我国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回顾[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伟;;典型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6 韦炳干;姜逢清;李雪梅;牟书勇;;乌鲁木齐市道路沙尘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价[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崔玉静;王丽明;张旭红;朱永官;;in vitro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经土壤-人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杜河清;谢国华;曹健;高龙华;;受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资源化处置系统研究[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9 纪晓红;曹阳;周建平;黄娟;刘红瑛;;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调查及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谢晓亮;田伟;温春秀;刘铭;方阵;;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对板兰根影响研究[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金配营;[N];嘉兴日报;2010年

2 记者 昌伟;[N];巢湖日报;2011年

3 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 谭浩俊;[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车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记者 陈文文;[N];浙江日报;2011年

6 陈传武;[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通讯员 苏焕轩 记者 刘晓东;[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记者 成燕;[N];郑州日报;2011年

9 记者 潘园园;[N];福建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唐元鹏 刘莉娅 殷旭萍;[N];中国环境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鹏;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及对修复效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2 唐将;三峡库区镉等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转化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景春;福建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王辉;长江中下游干流沉积物磁学及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邱海源;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李功振;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底泥重金属污染与释放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李志鹏;土地利用变化和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土壤呼吸和有机碳损失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隆茜;上海城乡梯度上重金属污染格局及其磁学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龚玲兰;山西汾河河流生态地球化学特征与重金属污染机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芝;土壤铅污染对我国主要农作物影响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2 储玲;铜尾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对三叶草幼苗生长和植物—土壤酶系统影响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小燕;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初探[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李波;江苏省主要公路两侧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乃瑜;长春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累积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谢丹超;湿地修复生态工程中水生植物对重金属Cu、Zn污染废水的净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欣;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可溶性无机盐对镉的形态和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邹耀华;浙江省八味中药材中有机农药和有害重金属本底调查[D];浙江大学;2006年

9 刘晓辉;君子兰公园沟谷地不同植被下元素迁移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敏;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淋溶释放机理研究及其渗滤液治理方案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材料对水中纳米微粒和多种重金属的吸附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87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