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本文选题:槲皮素 + 分子印迹技术 ; 参考:《中草药》2017年08期
【摘要】:目的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方法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分别在无水乙醇和四氢呋喃为致孔剂的作用下,采用沉淀聚合法、本体聚合法制备槲皮素MIPs;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选择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间的最佳配比;通过扫描电镜(SEM)考察了MIPs的微观结构。采用平衡和等温吸附实验对2种方法制备的MIPs的吸附平衡时间和最大吸附量进行考察,并对特异性吸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沉淀聚合法制备的槲皮素MIPs具有均匀规则的球状结构,在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中发现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和较大的吸附量,在芦丁和槲皮素的选择性吸附过程中聚合物对槲皮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论沉淀聚合法制备的MIPs以吸附量大、选择性强,为中药黄酮类复杂化学成分的分离、富集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其他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借鉴。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quercet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sN) by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ethods Quercetin was used as template molecule, acrylamide as functional monomer,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as crosslinking agent and azodiisobutyronitrile as initiator. Quercetin MIPs were prepared by bulk polymerization. The optimum ratio of template molecules to functional monomers was selected by UV and IR spectra. The microstructure of MIPs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quilibrium and isothermal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time and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IPs prepared by two methods, and the specific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studied. Results Quercetin MIP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had uniform and regular spherical structure. In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isothermal adsorption experim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quercetin MIPs were faster and larger.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rutin and quercetin, the polymer has a high ability to recognize quercetin. Conclusion the MIP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has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high selectivity, which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complex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avonoi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other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60595)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JZYC16S35)
【分类号】:O6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俊访;李博;;左旋延胡索乙素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应用[J];中草药;2016年01期
2 成洪达;邢占芬;张平平;;芦丁-Cu~(2+)配位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5年24期
3 吴伟;梅晓颀;谭丽菊;王江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海水分析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15年04期
4 倪付勇;刘露;宋亚玲;顾睿;赵yN武;黄文哲;王振中;徐筱杰;萧伟;;分子印迹技术定向分离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去氢土莫酸[J];中草药;2015年06期
5 韩光明;申茂艳;刘艳霞;;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13年04期
6 彭艳红;刘新义;李嫦玲;;正交试验优选血三七中槲皮素的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2013年27期
7 王海燕;李玉琴;郑晓园;;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金银花中芦丁、绿原酸、槲皮素和咖啡酸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12年06期
8 龚雪云;张磊;缪娟;;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2年19期
9 丁俊红;张艳;龚树文;;辐射引发悬浮聚合制备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胜利;申利红;王建森;席改卿;许文峰;;大黄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固相萃取应用[J];中药材;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彦卓;基于环境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选择性分离的生物材料印迹吸附剂制备及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马威;基于污水中抗生素残留去除的选择性吸附和降解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宁;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纯化菇类抗氧化成分以及该成分在氧化应激中的保护机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潇;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于欣平;菌类微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吸附分离抗生素的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辉;金晨;何玉琴;黄斌;赵艳红;周彩虹;张凌;;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中草药;2017年08期
2 王宁;蒋燕平;牛丽娜;谢茵;王晓燕;梁桂贤;;芦丁胶态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草药;2017年06期
3 廖辉;金晨;何玉琴;黄斌;张凌;;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富集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7年04期
4 张芦燕;陈爱爱;王荣;张美;王庆;;HPLC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5 梁金玲;李玲;王璇;何金兴;;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6 刘长河;王艳艳;陈杰;任孝德;刘方洲;郭荣华;;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其质量等级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11期
7 周成飞;;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及辐射合成研究进展[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6年03期
8 孙锦秀;杨翠云;谢金润;刘松新;梁倩滢;夏国华;;黄酮类分子印迹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年06期
9 黄晓丽;蒲家志;陈衬心;李腾;;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中的发展应用及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03期
10 朱俊访;李博;;左旋延胡索乙素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应用[J];中草药;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霞;李国婧;高雅黛;孟庆梅;;超声波辅助提取柠条叶中芦丁含量的测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倪付勇;刘露;宋亚玲;顾睿;赵yN武;黄文哲;王振中;徐筱杰;萧伟;;分子印迹技术定向分离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去氢土莫酸[J];中草药;2015年06期
3 孙兰;李家春;周军;王振中;萧伟;;桂枝茯苓胶囊对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实验性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年01期
4 黄菊;翟淑敏;;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荞麦中芦丁提取工艺的比较[J];粮食与油脂;2014年09期
5 张向荣;胡小玲;管萍;李季;杨龙飞;赵娜;;离子液体作为助溶剂制备L-天冬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J];功能材料;2014年14期
6 LIAN Ziru;WANG Jiangtao;;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Crystal Violet from Natural Seawater coupl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4年02期
7 陈方方;师彦平;;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色谱;2013年07期
8 赵海福;魏彦明;董晓宁;王廷璞;赵强;刘文博;;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中芦丁的提取工艺及检测[J];草业科学;2013年06期
9 王洪庆;刘超;方莲花;王振中;萧伟;陈若芸;;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Ⅳ)[J];中草药;2013年11期
10 姜永慧;;延胡索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科技创业家;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王乐贤;大气颗粒污染物与臭氧对高果糖饮食大鼠心表面和肾周脂肪致炎和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朋华;几种头孢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王君;李凤仪;;中草药中槲皮素测定方法的研究[J];江西化工;2006年04期
2 严军;刘忠芳;刘绍璞;;汞(Ⅱ)-槲皮素螯合物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槲皮素[J];分析化学;2007年01期
3 薛s,
本文编号:1893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89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