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取代四氮唑环结构的吡唑肟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本文选题:四氮唑 + 吡唑肟 ; 参考:《有机化学》2017年12期
【摘要】:为了从吡唑肟类化合物中寻找新的活性物质,采用活性基团拼接原理,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取代四唑环结构的吡唑肟类衍生物.借助于~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在测试浓度为500μg/m L时,10个化合物对粘虫的杀死率可达90%~100%,9个化合物对蚜虫的杀死率可达80%~100%,10个化合物对褐飞虱的杀死率可达80%~100%,1个化合物对朱砂叶螨的杀死率为80%.当测试浓度降至100μg/m L时,1个化合物对蚜虫的杀死率为85%.此外,某些化合物还呈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在测试浓度为200μg/m L时,2个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率可达60%~80%.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new active substances from pyrazoloxime compounds, a series of novel pyrazoloxim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substituted tetrazole ring structure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active group splic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as confirmed by means of ~ (13) C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had good insecticidal activity. At the test concentration of 500 渭 g / mL, the killing rate of 10 compounds to the armyworm reached 90%, the killing rate of 9 compounds to the aphids reached 80%, the killing rate of 10 compounds to the brown planthopper reached 80%, and the killing rate of one compound to the leaf mites cinnabar was 80%. When the test concentration was reduced to 100 渭 g / mL, the killing rate of one compound to aphid was 85%. In addition, some compounds also showed certain bactericidal activity.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00 渭 g / mL, the inhibition rate of the two compounds against downy mildew of cucumber reached 60% and 80%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372135)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No.2013-SWYY-013)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No.SJCX17_0640)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佳;崔建国;李莹;陈思静;;具有生理活性甾体肟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0年05期
2 程秦豫;刘广义;;偕胺肟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新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12期
3 孔志明,刘征涛,吴庆龙,,王永兴,王连生,李伟,黄良保;有机肟类化合物定量结构与毒性效应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4 姚秋翠;范磊;刘亮;黄燕敏;崔建国;;某些具有孕甾烷结构肟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年02期
5 陈思静;张晓佳;贾琳怡;崔建国;;某些胆酸及去氧胆酸肟类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7期
6 陈海峰;崔建国;甘春芳;陈思静;;两种卤代甾体肟类化合物的合成(英文)[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6期
7 王莉;;肟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广州化工;2013年18期
8 杨绪红;曹晓蓓;金小红;吴鸣虎;;吡唑并嘧啶酮的合成进展[J];有机化学;2013年10期
9 朱万仁,胡培植,李美英,吴成泰,黄筱玲;新型2,6-双(3,5-二取代吡唑基-1-羰基)吡啶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4年03期
10 高鸿雁;薛红;;二吡唑烷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小强;席海涛;孟启;姜艳;陈娟;张秀芹;;吡唑酸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段鹏程;陈景获;刘亚美;杨光;;半刚性双吡唑与银,铜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刘亚美;张文华;段鹏程;杨光;;三吡唑与铜(Ⅰ)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周光华;安悦;韩晶;张兴晶;张元红;张宝丽;邢永恒;;4-硝基-3,5-二取代吡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潘爱清;唐良富;;有机功能化的双吡唑甲烷及其相关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吴鸣虎;胡继环;杨绪红;孙绍发;;6-芳基-3-氰基-5-烷氨基-1-对甲苯基-1H-吡唑并[4,3-d]嘧啶-7(6H)-酮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朱兴城;丁亚洲;张云黔;朱必学;;3,5-二甲基吡唑与锌(Ⅱ)配合物合成及性质[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乐玉平;蒋元松;万文;蒋海珍;邓红梅;郝健;;含氟吡唑衍生物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孙剑鹏;尹庚文;唐良富;;双吡唑基乙酰基羰基钨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郝璐;吴峰;徐素霞;詹庄平;;铜(Ⅱ)催化的醛炔肼三组分偶联反应合成3,5-二取代吡唑[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浩;铜催化肟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冯超;新型吡唑羧酸衍生物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任铁钢;中位芳基吡唑卟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靳如意;新型含N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量化计算[D];西北大学;2015年
5 韩超;新型吡咯烷酮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晓兰;β-羰基肟类化合物的脱水反应研究:异VA唑、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伏辉;医药中间体—含砜基胺类与芳香醛肟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郭连永;羧酸吡唑、咪唑、吲哚合成的理论计算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高林;铜催化下吡唑并[1,5-α]喹唑啉(酮)的合成新方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世喜;1-(3-氯-吡啶-2-基)-5-三氟甲基-4-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曲智强;含吲哚结构的吡唑酰胺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高桂远;吡唑羧酸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段炼;膦杂吡唑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马文霞;三吡唑膦硼钾配体及其铬、钴、镍、铊配合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曹厚继;二吡唑硼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催化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02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0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