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掺杂氧化石墨烯膜的利巴韦林电位传感器

发布时间:2018-06-24 23:50

  本文选题:利巴韦林 + 印迹聚合物 ; 参考:《分析化学》2017年07期


【摘要】:以利巴韦林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利巴韦林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以利巴韦林分子印迹聚合物掺杂氧化石墨烯(GO)为离子载体,聚氯乙烯为基质,癸二酸二辛酯为增塑剂制备电极敏感膜。结果表明,敏感膜组成为100.8 mg MIP、14.7 mg GO、450.8 mg聚氯乙烯和901.6 mg癸二酸二辛酯,内充液组成为0.1 mol/L NaCl+0.05 mol/L Na Ac-0.05 mol/L HAc缓冲溶液+1.0×10~(-5)mol/L利巴韦林,电极的响应性能最好。此电极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45.565 m V/decade,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1.0×10~(-7)mol/L(S/N=3),工作p H范围为3~5,响应时间小于3 min。此电极对利巴韦林具有高选择性,可用于检测饲料和注射液中利巴韦林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0%~110%,RSD为3.0%~7.9%。
[Abstract]:Ribavir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wa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with ribavirin as template molecule and methacrylic acid as functional monomer. The electrode sensitive membrane was prepared with ribavir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doped graphene oxide (go) as ionic carrier, polyvinyl chloride as matrix and dioctyl sebacate as plastici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e membrane was composed of 100.8 mg MMP 14.7 mg GOP 450.8 mg PVC and 901.6 mg dioctyl Sebacat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ner solution was 0.1 mol / L NaCl 0.05mol / L Na Ac-0.05 mol / L HAC buffer solution 1.0 脳 10 ~ (-5) mol / L ribavirin. The electrode had the best response performance. The Nernst response slope of the electrode is 45.565 MV / L, the linear range is 1.0 脳 10 ~ (-6) ~ (-6) ~ (-1) 脳 10 ~ (-4) mol / L, the detection limit is 1.0 脳 10 ~ (-7) mol / L (S / N ~ (3), the working pH range is 3 ~ 5, and the 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3 min. The electrode has high selectivity to ribavirin,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ibavirin in feed and injection. The recovery of ribavirin in feed and injection is 90% and 110% (RSD = 3.0%).
【作者单位】: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No.2016369)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科研基金 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5B010301002)资助
【分类号】:O657.1;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丙庆;潘勇;赵建军;黄启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传感器应用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7年08期

2 邓芳;李越湘;罗旭彪;董睿智;涂新满;王玫;;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3 李玲玲;;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李楚婷;吴国栋;刘国强;傅孙思;翟云云;刘海清;;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5 刘俊秋,罗贵民,沈家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8年04期

6 尚宏周;梁红玉;张小梅;孙晓然;张秀凤;韩利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3年12期

7 卢彦兵,梁志武,项伟中,徐伟箭;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8 曲祥金,周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9 王永健,白姝,孙彦;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合成[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年04期

10 周小霞,吴永强;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丙庆;潘勇;赵建军;伍智仲;王艳武;刘卫卫;黄启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曹丙庆;潘勇;赵建军;黄启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进展[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李琳;何锡文;陈朗星;张玉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4 辉永庆;何小波;邓义;;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复杂体系中铅的分离富集[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5 辉永庆;钟志京;何小波;邓义;;铅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与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刘维娟;张玲;张春涛;郭亚萍;张智超;;三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志英;张玲;冷连;张智超;;以2-(2,4-二氯苯氧)丙酸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 Ⅱ.固相萃取研究[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学军;许振良;杨座国;邴乃慈;冯建立;;金属配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韩瑞芳;邢小翠;宓怀风;;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富集有活性的天然微量蛋白质并比较天然蛋白质与克隆细菌蛋白质的酶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荷芳;严秀平;;离子液体辅助非水解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勇邋周建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助力新型给药系统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利用快速检验技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3 朱海升 蔡光明;依据新技术提升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媛;基于双层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丽娟;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5年

3 秦世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朱晓兰;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王涎桦;功能化环丙氨嗪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6 赵冬艳;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喹乙醇检测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7 朱秋劲;17β-雌二醇及结构类似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和表征[D];江南大学;2007年

8 曾庆斌;基于金属卟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夏建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汤凯洁;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晓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性能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年

2 赵婷峰;埃博霉素B的分离纯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文琳;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污染物残留分析及吸附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春丽;食品中小分子污染物印迹聚合物制备及特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琬桐;哌虫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苏婷婷;巴比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赵丹;氟磺胺草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珊珊;植物生长素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D];新疆大学;2015年

9 唐菲;两种介孔硅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10 于欣平;菌类微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吸附分离抗生素的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63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63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