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动注射分析测定催化剂共浸液中高浓度CoO的研究
本文选题:钴离子 + 催化剂 ; 参考:《分析试验室》2017年12期
【摘要】:为了监测钴钼催化剂浸渍液中高浓度Co(Ⅱ)含量,基于Co(Ⅱ)/KSCN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能测定上述离子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系统。研究发现:Co(Ⅱ)与KSCN络合物是由K_2Co(SCN)_4和K_4Co(SCN)_6构成,利用第二种物质可以定量Co(Ⅱ);共浸液实样在碱性或强酸性条件下能形成稳定均一的溶液,而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则会出现大量溶质析出的问题。利用硫酸将样品酸化至pH≈0.38,可以实现实样的测定。另外,本研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测定条件为:显色剂由37.5%(w/V)KSCN和0.1 mol/L Na Ac-HAc(pH 5.8)组成,载流为1.0 mol/L硫酸,系统出口总流量为2.0 m L/min,样品定量环体积为90μL,显色剂定量环体积为220μL,测定波长为620 nm。本方法的线性范围5.0~50.0 g/L,检出限1.3 g/L。系统的RSD1.2%(n=11),回收率为96.0%~102.7%,分析速度为20样/h。
[Abstract]:In order to monitor the content of high concentration Co (II) in the impregnated solution of Co Mo catalyst, a flow inje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 (II) /KSCN reaction syste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 (II) and KSCN complexes are composed of K_2Co (SCN) _4 and K_4Co (SCN) _6, and second substances can be used to quantify Co (II). A stable homogeneous solution can be formed under alkaline or strong acidic conditions, while a large number of solute precipitates appear in neutral and weak acidic conditions. The sample can be acidified to pH 0.38 by sulfuric acid. In addition, the related factors are optimized an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are 37.5% (w/V) of chromogenic agent. KSCN and 0.1 mol/L Na Ac-HAc (pH 5.8) are composed of 1 mol/L sulfuric acid, the total flow rate of the system is 2 m L/min, the quantitative ring volume of the sample is 90 micron, the volume of the chromogenic agent is 220 mu L,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avelength is 620 nm.,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1.3. 20 kinds of /h.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分类号】:O643.36;O6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南;周亢;文青;;第14届流动注射分析国际会议(Ⅰ)[J];分析试验室;2010年04期
2 方肇伦,徐淑坤,王秀,张素纯;流动注射分析与原子吸收光谱的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6年03期
3 欧阳明娥;;流动注射分析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湖南有色金属;1986年05期
4 夏步云,刘绍荣;微量铀的流动注射分析[J];铀矿冶;1987年03期
5 李永生,高秀峰;流动注射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9年05期
6 方肇伦;徐淑坤;朱兆海;;流动注射分析[J];分析试验室;1989年04期
7 翟庆洲;李景会;;流动注射分析在稀土光度测定中的应用[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马惠昌;流动注射分析[J];岩矿测试;1991年03期
9 陈幼平;国外学者专题报告简讯——流动注射分析和微波炉溶样技术[J];岩矿测试;1991年04期
10 林守麟,卢琳林,李艳霞;流动注射分析自动稀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分析试验室;199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增强;微纳流控系统介质输运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黄艳贞;重力驱动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肼电氧化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聂礼艳;用于磁微粒分离与检测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邓大超;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开发及氨基酸的快速检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王静静;导热油酸值自动分析方法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李树青;CuO负载CeO_2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其CO氧化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082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8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