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杂环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研究
[Abstract]:N-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important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drugs, pesticides and related materials. Aryl substituted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mainly aryl pyridine and aryl quinoline)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diver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is to react halogenated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different arylation reagent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transition metals to obtain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aryl substitutions. Arylation reagents mainly include aryl nonmetallic and metal compounds (most commonly used in phenylboric acid), aryl sulfonates and benzene. Although these synthetic methods have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ylation, they all have some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The method uses PdCl2/Cs2CO3 as catalytic system and high-valence iodine compounds as arylation reagents for the arylation of brominated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ylation products such as aryl pyridine and aryl quinoline were synthesize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simple and mil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substrate is adaptable and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is high.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high valence iodine compound is easy to be prepared at low cost and low toxicity to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method has more advantages in the arylation reaction of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新民;;关於杂环化合物命名的意见(下)[J];化学;1951年02期
2 胡方中,邹小毛,陈凯,杨华铮;新型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1)[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3 陈凯,张锦华,吴超,胡方中,杨华铮;新型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2)[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4 邵志会,张洪彬;钯催化羰基衍生物α位的芳基化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05年03期
5 ;亮点介绍[J];有机化学;2009年01期
6 刘建川;;S-芳基化反应研究新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6期
7 ;铜盐催化下杂环与芳基溴的直接C-芳基化反应:荧光核心骨架的发现[J];有机化学;2009年06期
8 张变香;赵晓芸;吴群;郭一力;;芳基碘摀盐促进芳基化反应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年07期
9 单书香;孙玉善;;稀水合肼的直接芳基化[J];科学通报;1964年07期
10 陈伟兴,席尚忠,尚芸,陈少清,徐振荣;锰(Ⅲ)或铈(Ⅳ)引发下β-二羰基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Ⅱ)[J];无机化学学报;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亮;秦松;胡常伟;;对铁促进的吡啶的直接芳基化反应机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罗会华;万文;蒋海珍;邓红梅;郝健;;含氟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马淑玲;李加荣;孙永江;魏筱洁;周智明;;2H-3,1-苯并氧唑化合物的新的有效合成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韩冬;刘宏;孟祥豹;张素娜;李庆;李中军;;烷基取代的果糖(3-位)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王静;万文;蒋海珍;朱士正;郝健;;多种含氟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初探[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何川;郭盛;黄力;雷爱文;;铜催化的通过碳-碳键活化实现的α-位芳基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勇军;包信和;马丁;;碳催化惰性芳烃的直接芳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朱晨;杨智;马小莉;刘治宏;;铝氧硼有机-无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大为;;生物活性N-杂环化合物的合成[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付任重;徐显秀;党群;柏旭;;挤出反应在合成嘧啶并[5,4-c]苯并异喹啉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美国将对食品中极低含量的呋喃作全面评估[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仁杰;N-芳基化反应和σ-键断裂反应及其串联反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颜雪明;过渡金属催化的C-H直接芳基化及N-H氧化脱氢自偶联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边永军;钯、铜化合物催化的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祝志强;过渡金属催化下经碳—氢键活化的合成反应及烯丙醇的双芳基化多米诺反应[D];浙江大学;2016年
5 解增洋;铜催化杂环化合物直接芳基化和交叉去氢偶联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赵盛;廉价金属催化的惰性碳氢键芳基化反应[D];浙江大学;2016年
7 黄云泽;基于钯催化的C-H官能化合成平面手性化合物及芳基酮化合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8 王龙;(催化型氦杂)Wittig反应的研究及其在具有生物活性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季菲;异腈参与构建新型杂环化合物[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杨科;杂环化合物构建和衍生化的绿色方法[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夏君;N-杂环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王影华;4-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张国栋;2-芳基吡啶的氯化与酰化以及简便构建苯并VA唑环的催化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卢贝贝;非对称苯并咪唑类PCN钳形钯(Ⅱ)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志伟;钯催化芳杂环化合物C3-芳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骆萃萃;金(Ⅰ)催化的炔烃杂芳基化反应和钼(Ⅵ)催化的苄胺氧化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莉莉;芳炔参与的环三聚反应和1,,3-二羰基化合物α-芳基化反应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8 刘欢;α-胺基亚胺钯配合物催化合成含芳基噻吩类中药活性成分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9 尹慧英;氮杂环卡宾-钯(Ⅱ)-1-甲基咪唑络合物催化苯并环酮α-芳基化反应[D];温州大学;2015年
10 汪云龙;铜催化的分子内炔烃的氢化芳基化反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1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17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