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金原子簇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9-02 09:27
【摘要】:在最近的10年里,原子精确的金原子簇(AunLm,L为有机配体)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新型的纳米金催化剂.不同尺寸的AunLm催化剂表现出独特的电子和晶体结构,为关联催化性能和催化剂结构的内在关系及研究纳米金催化的化学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在这篇综述中,主要介绍金原子簇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如选择性氧化和加氢,及C—C偶联反应等,同时,也讨论金原子簇催化剂的尺寸效应、配体效应(例如,芳香族vs脂肪族)、杂金属掺杂(如铜、银、钯、铂)等.最后,在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金原子簇催化的反应机制以及结构-活性的构建关系.
[Abstract]: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atomic precise gold clusters (AunLm,L as organic ligand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 new nanometer gold catalyst. Different sizes of AunLm catalysts exhibit unique electronic and crystal structures, which provide a new platform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catalyst structure and the study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of nano-gold catalyst. In this review, the applications of gold cluster catalysts in catalytic reactions, such as selective oxidation and hydrogenation, and C-C coupling reactions, are reviewed. The size effect and ligand effect of gold cluster catalysts are also discussed. Aromatic vs aliphatic group, heterometallic doping (such as copper, silver, palladium, platinum) and so on. Finally, the mechanism of gold cluster catalysis and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ere studied on the atomic scal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601178,21606223)
【分类号】:O64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兰荪;原子簇分子和离子束的激光产生与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88年02期

2 韩圣浩;张瑞勤;戴国才;;一种硅原子簇边界处理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3 王志中,沈尔忠,王利群;原子簇C_(60),C_(60)H_(60)和C_(60)F_(60)电子结构研究[J];科学通报;1991年09期

4 王春儒,黄荣彬,郑兰荪;原子簇产生的统计规律与结构分析(Ⅰ)[J];化学物理学报;1993年05期

5 李国平,罗运军,徐厚才;树形分子保护下铜原子簇的制备[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朱龙根,胡静同;七铁原子簇上分子氮的活化和加氢机理的分子轨道研究[J];催化学报;1982年01期

7 黄金陵,黄建全;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一个日趋活跃的化学新领域[J];自然杂志;1982年05期

8 李庆生;关于金属原子簇的探讨[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9 汤卡罗,金祥林,谢云,唐有祺;四核银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J];自然杂志;1984年09期

10 李长云;;高、低价金属原子簇化合物[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丹;陈先阳;王曙光;;密度泛函方法研究铂原子簇阳离子与氨分子的相互作用[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卢葛覃;杨文火;;三个具有[Mo_4S_4]簇芯之四核钼原子簇化合物的~1H NMR研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3 罗琼;;铝配位非金属原子簇Al_3X(X=B、C、N)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海涛;钌原子簇和部分有机化学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张仁春;富铜骨架型硫属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唐果东;V(W,,Mo)/S/Cu异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赵媛媛;含硼原子团簇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振;铜锡硫属化物的溶剂热(水热)合成与性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荣娇;氮原子簇的探索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冉小蓉;ⅥB族原子簇结构与电磁性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阴亮;亚稳态氮原子簇的探索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胡黎东;一些碳氮族二元原子簇的结构与结构形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汪永涛;裸核过渡金属原子簇的电子结构与性质的DFT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红梅;以[Mo(W)OS_3Cu_3]为基础的原子簇超分子的合成与表征[D];郑州大学;2012年

8 官文佳;O_2在Pt_mPd_n(m+n<=5)原子簇上化学吸附、分解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国;C_(20)三个异构体稳定性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龚玉;基于双吡啶基桥联配体bpba和阳离子模板的W/S/Cu(Ag)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18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18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