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直链淀粉类手性固定相的制备与手性拆分性能

发布时间:2018-09-04 20:35
【摘要】:通过对糖单元2-位进行选择性酯化以及6-位保护与去保护,运用区域选择性方法合成了5种新型直链淀粉类衍生物,分别为直链淀粉-2-苯甲酸酯-3-(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6-(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直链淀粉-2-苯甲酸酯-3-(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6-(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直链淀粉-2-苯甲酸酯-3,6-二(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直链淀粉-2-(4-氯苯甲酸酯)-3,6-二(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和直链淀粉-2-(4-氯苯甲酸酯)-3,6-二(环己基氨基甲酸酯),并将其涂覆在氨丙基硅胶表面制备了HPLC手性固定相。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所合成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用HPLC法评价所合成衍生物的手性识别能力。与具有单一取代基直链淀粉类手性固定相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新型直链淀粉类手性固定相对于某些对映体具有更为优异的拆分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2-、3-和6-位取代基的性能和引入位置对直链淀粉衍生物的手性识别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
[Abstract]:Five new amylos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selective esterification of 2-site of sugar unit and protection and deprotection of 6-site. Amylose -2-benzoate -3- (4-chlorophenyl carbamate) -6- (3o 5-dimethylphenyl carbamate), amylose -2-benzoate -3- (4-chlorophenyl carbamate) -6- (3o 5-dichlorophenyl carbamate), amylose -2-benzoic acid Ester -3- (4-chlorophenyl carbamate), amylose -2- (4-chlorobenzoate) -3- (3-triphenylcarbamate) and amylose -2- (4-chlorobenzoate) -3- (cyclohexylcarbamate), and coated with aminopropyl silica gel HPLC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was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The structures of the synthesized derivative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by 1H-NMR and FT-IR. The chiral recognition ability of the synthesized derivatives was evaluated by HPLC metho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of amylose with a single substituent group shows that the new type of amylose chiral fixation has better resolution results than some enantiomers. The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erties and the introduced positions of the substituents of 2-O3- and 6-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iral recognition ability of amylose derivative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和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4024;51073046)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20150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EUCFT1009)~~
【分类号】:O652.63;O63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志兵;杨兰芬;彭雅;谌学先;袁黎明;;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纤维二糖酯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性能测评[J];色谱;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玲玲;孙文卓;王剑瑜;袁黎明;;N-(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单糖及二糖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20期

2 何媛;雷根虎;卫引茂;;流动相组成和温度对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拆分四种仲醇消旋体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徐丽芳;鲁耀;李奕;许旭;;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两种类型的纤维素-三(对甲基苯甲酸酯)固定相手性拆分非洛地平的比较[J];色谱;2010年04期

4 佟巍;张养军;秦伟捷;钱小红;;高效硅胶化学键合固定相的研究进展[J];色谱;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A.Knutson;刘铭三;;测定玉米直链淀粉的简化比色法[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7年04期

2 杨光,丁霄霖;直链淀粉提纯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2000年03期

3 杨光,丁霄霖;直链淀粉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2000年04期

4 刘志强,益小苏;直链淀粉的分级制备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年05期

5 潘志芬,邓光兵,陈静,马欣荣,余懋群;半粒小麦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3年03期

6 郭星;温其标;;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几种新方法[J];粮油加工;2006年04期

7 夏慧玲;王水兴;潘阳;;红薯直链淀粉的分离纯化和检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11期

8 余飞;邓丹雯;董婧;黄赣辉;;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7年10期

9 谢黎明;;浅析影响大米直链淀粉检测结果的因素[J];黑龙江粮食;2012年02期

10 F.L.A.Arbin;万立;;氧和蒽醌对直链淀粉碱解聚的影响[J];国际造纸;198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戚华雄;李进波;张建华;夏明元;万丙良;;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若慧;吴克刚;柴向华;张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李浩杰;高方远;陆贤军;李平;任光俊;;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冈46B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蔡秀玲;刘巧泉;汤述翥;顾铭洪;王宗阳;;用于筛选直链淀粉含量为中等的籼稻品种的分子标记[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一鸣;;稻米品质快速测试仪和直链淀粉测定仪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桂林;郝薇;吕文彦;程海涛;贾宝艳;曹萍;;低直链淀粉含量北方直立穗型粳稻食味品质研究[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范宇;李赞;石瑛;陈伊里;;马铃薯高淀粉资源材料的筛选及直链淀粉含量的评价[A];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肖昕;陈奕;谢新华;罗文永;刘彦卓;毛兴学;李晓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侯俊杰;唐燕;郭健;李斌;陈忠正;;应用RNA干涉技术改变水稻支/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郭涛;纪庆绵;陈志强;王慧;刘永柱;张建国;;籼型水稻突变体MLA-1低直链淀粉突变基因遗传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孙利民;稻米品质直链淀粉测定仪研发成功[N];科技日报;2006年

2 张璐 樊忠卫;寻求优秀基因江苏“粮种银行”藏品5万[N];粮油市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张璐 本报通讯员 樊忠卫;江苏“粮食种子银行”藏了5万份种子[N];南京日报;2012年

4 ;关注粮食质量现状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N];长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巧杰;直链淀粉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邹德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陈秀花;转反义Sbe基因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4 朱昌兰;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品质形成对高温耐性的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晓光;水稻定向选择后代表型特性及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谈移芳;汕优63遗传改良的部分性状遗传学基础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7 蒋开锋;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艳;云南软米“云恢290”直链淀粉含量相关基因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小丰;基于色度学的稻米直链淀粉检测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麒;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崔改泵;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海英;水稻杂种早代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曾鲁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直链淀粉的增塑[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福彬;利用质构仪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8 刘洪亮;水稻杂种后代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9 徐丽;不同转基因结构调控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尹月斌;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直链淀粉性质和结构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23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23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