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纳米TiN碳糊电极对青霉素的电化学检测

发布时间:2018-09-07 10:41
【摘要】:以纳米氮化钛(TiN)为电活性物质,制备了用于检测青霉素的纳米TiN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该碳糊电极中石墨与纳米TiN的质量比、电极面积、溶液pH值及缓冲容量等因素对青霉素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石墨与TiN的质量比为2∶1,电极面积为1 mm~2,溶液pH值为7.2以及缓冲容量为20 mmol/L KH_2PO_4)下,该电极检出限为2×10~(-5)mol/L,线性检测范围为4×10~(-5)~3.2×10~(-3)mol/L.利用Zeta电位及交流阻抗的方法,揭示了纳米TiN碳糊电极检测青霉素的机理为纳米TiN对青霉素的特异性吸附.纳米TiN碳糊电极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重复性,在青霉素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bstract]:Nano-sized TiN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for penicillin detection was prepared using nano-titanium nitride (TiN) as electroactive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ratio of graphite to nanometer TiN, electrode area, solution pH value and buffer capacity on the detection of penicilli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mass ratio of graphite to TiN is 2: 1, the electrode area is 1 mm~2, solution pH value is 7.2 and the buffer capacity is 20 mmol/L KH_2PO_4),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electrode is 2 脳 10 ~ (-5) mol/L, linear detection range is 4 脳 10 ~ (-5) mol/L, 3.2 脳 10 ~ (-3) mol/L.. By means of Zeta potential and AC impedance, the mechanism of detecting penicillin with nano-sized TiN carbon paste electrode was revealed as the specific adsorption of penicillin by nanometer TiN. Nanometer TiN carbon paste electrode shows good stability, selec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and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penicillin detection.
【作者单位】: 仿生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576007)资助~~
【分类号】:O6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文娟;焦晨旭;;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制备及应用综述[J];应用化工;2010年05期

2 黎艳飞,罗清磊,曹祉祥,朱明芳,张正奇;食用油粘合剂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3 张海丽;碳糊电极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微量铜[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杨阿喜,金根娣,李善忠;鞣酸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测定法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1年11期

5 朱明芳,宋粉云,毋福海,曾勇胜,曾常青,黄庆华,廖月镜;用混合粘合剂修饰的碳糊电极测定诺氟沙星[J];分析测试学报;2003年04期

6 李陟,齐菊锐,黄振,许宏鼎;茜素红S修饰活性炭碳糊电极对铜离子的测定[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2期

7 夏新泉;张海丽;;碳糊电极阳极溶出法同时测定水中微量铅、铜、汞[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孙延一;酪氨酸基于表面活性效应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研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年04期

9 朱振中;胡小艳;孙唯;凌玮;赵顺祥;;离子液体对酪氨酸酶碳糊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光谱实验室;2008年05期

10 韩丽;;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小玲;汪振辉;柳海萍;;预阳极化嵌入式超薄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胡晓伟;姚晔;陈俊聪;何建波;;靛玉红在活化的碳糊电极上的吸附及电还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汪振辉;黄爱平;王栋;乔海燕;陈体伟;;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贾晓光;张玲;张宏波;朱永春;;室温离子碳糊电极的比较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孙广源;吴立剑;柳闽生;何凤云;;水杨酸在碳糊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与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张凯;周静;冶保献;;麦芽酚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李丽敏;刘莉;;尿酸在掺杂铜配合物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周亚民;王德文;;基于蛋白A石蜡碳糊电极构制免疫传感器用于IgM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9 王珍峰;方正;王少芬;;硫化铅碳糊电极的制备条件对发电浸出的影响[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何凤云;朱子丰;柳闽生;徐琳;;咖啡因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建波;碳糊电极上黄酮化合物的电分析与循环伏吸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志强;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中重金属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曼;嵌入式超薄碳糊电极的构建和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宜轩;预阳极化嵌入式超薄碳糊电极在多组分测定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田野;基于增塑剂制作的碳糊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徐e,

本文编号:2228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28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4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