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室温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锌的表征、光催化性能及动力学(英文)

发布时间:2018-10-24 22:38
【摘要】:以七水硫酸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室温一步固相反应合成ZnO纳米粒子,并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DRS)等方法对ZnO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不需任何添加剂,室温下可通过一步固相反应合成ZnO纳米粒子,其形成过程首先是Zn SO4·7H_2O和NaOH充分接触,然后反应形成Zn4SO4(OH)6·5H_2O,最后NaOH的溶解热可使Zn4SO4(OH)6·5H_2O转变为ZnO并逐渐长大形成纳米粒子。同时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评价了ZnO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下,该方法合成的ZnO纳米粒子对甲基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且光催化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Abstract]:ZnO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one step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zinc sulfate heptahydrate and sodium hydroxide as raw materials.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N2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ZnO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UV-Vis D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ZnO nanoparticles can be synthesized by one step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out any additives. The first step is the full contact between Zn SO4 7H_2O and NaOH. Finally, the heat of dissolution of NaOH can make Zn4SO4 (OH) 6 5H_2O become ZnO and gradually grow up to form nanopartic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O nanoparticles was evaluated with methyl orange as the degradation obje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ZnO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this method had bett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o methyl orange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photocatalytic kinetic equation accords with the quasi-first-order reaction kinetics.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004066) 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No.QD2013A02)资助
【分类号】:O614.241;O64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乐民;;固相反应中扩散动力学方程的新探讨[J];化学学报;1991年02期

2 郑丽敏;忻新泉;梅毓华;;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ⅩⅨ.四氰合镍酸钾与固体有机酸在室温下的固相反应[J];化学学报;1991年12期

3 杨水金,胡希定,张克立,孙聚堂,秦子斌;三氧化钨与二氯化钙的固相反应机理[J];无机化学学报;1993年04期

4 赵翰华,高逢君,史保川;固相反应合成铜钨硫原子簇化合物[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5 袁进华,忻新泉,戴安邦,张毓昌;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Ⅱ.草酸铁与金属氯化物的固相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88年02期

6 袁进华,王晓平,忻新泉,戴安邦,张凯华,任家英;固相配位化学反应——ⅩⅩⅩ.室温下铁氰化钾的固相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91年03期

7 王晓平;忻新泉;;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ⅩⅡ—水五氨合钴(Ⅱ)、铬(Ⅲ)配合物与氢氧化钾固相反应[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8 赵玉清,辛世阳,张勇,刘宝全;固相反应还原银的研究(Ⅱ)[J];黄金;1999年08期

9 张兴法,陈祥迎;液—固相反应薄片颗粒的宏观动力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蔡艳华;;中低热固相反应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映恒;黄小佳;廖森;童张法;;两步法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晶磷酸锌锂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2 马望京;杨美红;高建华;王世飞;;室温固相反应制备草酸银纳米粉末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冷永刚;姜洪义;张联盟;;Mg_2Si_(1-x)Ge_x热电化合物的固相反应合成[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樊传刚;黄显怀;檀杰;李栋才;刘卫;陈初升;;SrCo_(0.8)Fe_(0.2)O_(3-δ)的制备及氧渗透性能表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鑫;孔隙度对固相反应合成的影响[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宫颂;磷酸盐系材料的制备及过程机理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2 蒋呈奎;几种低热固相反应的反应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罗文;超微气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热固相反应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4 曹菊芳;SiC/Fe-Al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赵学法;SiC/Ni-Al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高建杰;Si_3N_4/Ni(Fe)及其Al系金属间化物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92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92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