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孔径对多孔马铃薯淀粉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24 09:13
【摘要】:通过微波辅助制备一种新型的多孔马铃薯淀粉。在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参数,使淀粉颗粒不均匀分散。研磨过筛之后得到不同目数的多孔淀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仪(BET)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原淀粉和不同目数多孔淀粉的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吸附对象,对不同目数的多孔淀粉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并探究吉布斯自由能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淀粉颗粒的不均匀分散,交联反应不仅发生在颗粒内部也发生在颗粒之间。随着目数的增大,淀粉表面结构被破坏,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孔洞增多,孔径也逐渐增大。多孔淀粉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随着多孔淀粉目数的增大,拟合度逐渐增大,吸附量也逐渐增大。多孔淀粉在温度为298K时最大吸附量为188.679mg/g。
[Abstract]:A new porous potato starch was prepared by microwave. Suitable emulsifier parameters were selected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o make starch granules dispersed inhomogeneously. After grinding and sifting, the porous starch with different mesh number was obtained.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raw starch and porous starch with different mesh numb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EM), surface area analyzer (BET) an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FTIR). Methylene blue was used as adsorbent. The isothermal adsorption experiments of porous starch with different mesh number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effect of Gibbs free energy on adsorp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occurs not only in the interior but also among the granules due to the uneven dispersion of starch particl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esh number,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starch is destroyed, the surface roughness increases, the pore size increases, and the pore size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porous starch accords with the Langmuir isothermal adsorption equation,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esh number of porous starch, the fit degree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increase gradually.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orous starch was 188.679 mg / g at 298K.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3147)
【分类号】:O63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忠;王鹏;缪铭;;玉米多孔淀粉吸附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王慧;伟宁;周美琴;徐忠;;多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应用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07期

3 安洪欣;;多孔淀粉的研究和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姚卫蓉,姚惠源;多孔淀粉的研究Ⅰ酶和原料粒度对形成多孔淀粉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1年01期

5 姚卫蓉,姚惠源,刘传宁;多孔淀粉的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年01期

6 王志民,熊华,唐禾,雷蕾;多孔淀粉的研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王航,黄立新,高群玉,余若黔;多孔淀粉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02年S1期

8 姚卫蓉,姚惠源;多孔淀粉概述[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年03期

9 姚卫蓉,姚惠源;多孔淀粉的形成过程[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3期

10 徐忠;王鹏;缪铭;黄敏捷;;多孔淀粉的生物法制备、改性及应用[J];现代化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卫蓉;姚惠源;;多孔淀粉包埋益生菌的工艺研究[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学佩;刘霞;王金玲;;多孔淀粉—在乳酸菌微胶囊制剂上的开发与利用[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王正刚;;稻米及副产品深加工技术[A];第三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专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李柄蔚;多孔淀粉“中国造”[N];重庆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燕宁 实习生 屈骞 通讯员 候杰;高科技把稻米变为“软黄金”[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超;多孔淀粉泡沫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及用于洛伐他汀载药的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卓林;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吸附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2 赵晔;颗粒状冷水可溶多孔淀粉的制备技术和功能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田婷;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薛峰;1-甲基环丙烯/多孔淀粉包结物的制备及其在切花保鲜中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吕洋;磁性固定化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在啤酒发酵中的控制与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6 张晶;辣椒素多孔淀粉微胶囊对卵巢切除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健康的评价[D];西南大学;2016年

7 曹亚飞;疏水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吕简;几种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李莹;酶水解和交联改性制备玉米多孔淀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刘成程;高吸水性玉米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效果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3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353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