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1-25 19:18
【摘要】:蛋白质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在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丰度蛋白质(LAP),常常是某些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但是在生物体系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含量相差很大,在检测的过程中,由于高丰度蛋白质(HAP)信号的压制,经常会导致LAP信息的丢失,而这些LAP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此,设计具有高选择性能的分离材料,对复杂生物体系中的HAP进行去除,并对LAP进行富集,是复杂生物样品中检测LAP的有效途径。本论文根据蛋白质自身等电点(pI)及裸露氨基酸残基的不同,设计合成了两种功能化的介孔材料,用于生物样品中HAP的去除。1.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在Santa Barbara Amorphous 15(SBA 15)表面嫁接了叔氨基及羧基官能团,使材料具有pH敏感的性质,用于分离具有不同pI的蛋白质。红外、热重、X射线衍射、Zeta电势、元素分析、透射电镜、氮吸附等表征结果显示了材料的成功制备。在不同pH条件下,叔氨基和羧基的质子化及去质子化效应使材料表面带有不同的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实现了对酸性和碱性蛋白质的特异性分离。此外,还将实验中筛选出的材料应用于实际生物样品中HAP的去除,凝胶电泳半定量结果显示,材料对鸡蛋清中卵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9%和95%,对血清中白蛋白的去除率能达到80%,这些数据表明,所设计合成的材料能显著地降低样品的复杂性,有利于样品中其它LAP的检测。2.通过热引发的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并以此为基质,对其表面进行后修饰和Cu~(2+)的固定,利用Cu~(2+)与蛋白质中裸露组氨酸(His)的亲和作用,选择性吸附样品中富含裸露His的HAP。表征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高的吸附容量(对牛血红蛋白的吸附容量可达3150 mg/g),且重复使用六次后吸附容量基本保持不变。另外,该材料不仅能高效地去除全血中高丰度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而且能够富集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质。所得的材料有望与其它材料联合使用,获得更多的人类蛋白质组学信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研究提供帮助。
[Abstract]:Protein, as the material basis of lif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especially some low-abundance protein (LAP), is often the biomarker of some diseases. However, the content of different kinds of proteins varies greatly in biological systems. In the process of detection, the suppression of (HAP) signal of high abundance protein often leads to the loss of LAP information, and these LAP often have important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tect LAP in complex biological samples by designing separation materials with high selectivity, removing HAP from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and enriching LAP.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functional mesoporous material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protein isoelectric point (pI) and bare amino acid residues, which were used to remove HAP in biological samples. 1. Tertiary amino groups and carboxyl functional groups were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Santa Barbara Amorphous SBA 15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which made the material pH sensitive and used to separate proteins with different pI. Infrared, thermogravimetric, X-ray diffraction, Zeta potential, elemental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the protonation and deprotonation of tertiary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lead to different charg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s. The specific separation of acidic and basic proteins is achieved by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f proteins with opposite charges. In addition, the materials selected in the experiment were applied to the removal of HAP from the actual biological samples. The results of semi-quantitative gel electrophoresi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rates of ovalbumin and lysozyme from egg white could reach 99%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rate of albumin in the serum can reach 80%. These data show that th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material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ample and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other LAP in the sample. 2. The mesoporous materials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octavinyl polyhedron oligosilane. The surface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was modified and fixed by Cu~ (2). By using the affinity of Cu~ (2) to naked histidine (His) in protein, the HAP. rich in naked His was selectively adsorbed from the sample. The results of characterization and ad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has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 better adsorption selectivity and a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bovine hemoglobin can reach 3150 mg/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repeated use for six times. In addition, this material can not only efficiently remove the high abundance hemoglobin and albumin in the whole blood, but also enrich the protein in the cell lysate. The obtained materials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materials to obtain more information on human proteomics and to provide help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research of diseases.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4;O6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德声;;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介孔材料[J];科学;2003年03期

2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3期

3 古丽米娜;姚建曦;李晓天;饶望平;赵敬勇;;硅基、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09期

4 杨俊林;我国介孔材料合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5 ;我国介孔材料合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稀有金属;2003年04期

6 蒋婵杰,林志勇,林松柏,黄可龙;介孔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11期

7 夏君旨;氧化硅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年02期

8 周春芳,朱建华;介孔材料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2004年04期

9 曾垂省,陈晓明,闫玉华,高玉香;介孔材料及其应用进展[J];化工科技;2004年05期

10 宋晓岚;曲鹏;王海波;吴雪兰;邱冠周;;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组装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国涛;向东;陈颖;叶代启;付名利;吴军良;黄碧纯;;一种新型疏水性介孔材料的合成[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健;李聪明;杨启华;;磺酸功能化有机-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关亚风;吴大朋;;表面功能化修饰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多肽萃取中的应用[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4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A];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论文集——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C];2008年

5 邹汉法;;基于介孔材料的复杂生物样品预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莉娜;王浩;樊卫斌;秦张峰;王建国;;助溶剂对硅基介孔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薛晓明;李风亭;;不同孔径的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夏万忠;沈志虹;张昌松;李翠;张勇;;含氟介质中合成高水热介孔材料[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艳敬;李长军;张顺;周国伟;;不同形貌介孔材料中生物酶的固定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项林君;巩雁军;窦涛;;原位合成高W载量硅基介孔材料[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江世亮;我介孔材料合成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N];文汇报;2003年

2 罗倩;赵东元:搞科研很累,可我就是喜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宋赜;抗菌剂让建材杀菌[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杨蕾;蛋白质分离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获突破[N];中国食品报;2010年

5 记者  邰举;韩发现影响癌症转移的“开关”蛋白质[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湘竹;重大疾病有望在早期得到更精确诊断[N];大连日报;2012年

7 中卫;蛇毒中的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维;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设计并以其为模板剂合成新型大孔径介孔材料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2 孙镇坤;新型功能化无机介孔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3 程铸洪;基于功能化金属—介孔材料构建的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志军;介孔材料封装纳米Fe_3O_4及吸波性能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王鹏;松香基季铵盐引导合成新型介孔材料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曹宇;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闵良;四聚体超分子导向的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6年

8 李子宜;介孔材料吸附气相多环芳烃实验及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9 王雪梅;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惠明;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娇娇;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7年

2 温龙英;低温固相法活化煤气化细渣及其综合利用制备二氧化硅介孔材料[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朱青梅;介孔Zn_2SiO_4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汪祺;功能化SiO_2球的合成及催化Knoevenagel反应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郭聪;基于有序介孔/大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6 王云峰;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其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雪莹;有机功能化介孔材料吸附抗生素污染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赵玉梅;Fe-SBA-16与Cr-SBA-16介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崔莹莹;弱酸性体系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的控制合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纪晓伟;离子液体作用下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57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357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