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掺杂方法对Cu-OMS-2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1-16 06:10
【摘要】:分别采用前掺杂法(PI)、离子交换法(IE)和浸渍法(IM)合成了过渡金属Cu掺杂的催化剂Cu-OMS-2,通过XRD、BET、XPS、H_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燃烧性能.XRD结果显示,全部掺Cu样品与单纯OMS-2晶相峰相同;XPS结果表明,Cu掺杂有效调控了Mn~(3+)/Mn~(4+)的比例,催化剂表面形成不同数量氧空位,其中前掺杂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生成了更多的氧空位;H_2-TPR结果显示Cu掺杂降低了催化剂还原温度,且前掺杂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于浸渍法合成的样品.因此,前掺杂法和离子交换法合成的催化剂在甲苯催化氧化中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transition metal Cu doped catalyst Cu-OMS-2,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BET,XPS,H_2-TPR and pre-doping (PI), ion exchange method (IE) and impregnated (IM) respectively.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for toluene was tested. The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Cu doped samples were the same as the pure OMS-2 crystal phase peaks. X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Mn~ (3) / Mn~ (4) is effectively regulated by Cu doping,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amount of oxygen vacanci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 among which more oxygen vacancies a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the pre-doping method and the ion exchange method. H_2-TP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atalyst was decreased by Cu doping, and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atalyst prepared by pre-doping method and ion exchange metho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ampl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Therefore, the catalysts synthesized by pre-doping method and ion exchange method show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toluene catalytic oxid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138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4301)资助~~
【分类号】:O643.32;X7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忠鉴 ,杨盛书 ,桂正良;化学演示实验的研究和改革Ⅲ氨的催化氧化[J];四川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2 张绍芳;对氨的催化氧化演示实验的改进[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3 徐永福;二氧化硫在大气含水体系中的催化氧化[J];应用化学;1987年05期

4 卜龙利;张钰彩;王晓晖;刘海楠;张浩;;微波辅助催化氧化苯高性能催化剂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2年07期

5 张金梅,董元旭,杜予民;漆树酶催化氧化香草醛[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3年05期

6 夏巨松;淀粉催化氧化制备草酸条件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7 王光辉;季立才;刘治国;;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Ⅰ.3,5-二叔丁基-1,2-苯二酚的催化氧化[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8 高美萍;卢琴;吕汪洋;陈文兴;;锦纶纤维负载钴酞菁催化氧化酸性红G的研究[J];丝绸;2012年09期

9 胡祖韶;秦启宗;;氨催化氧化生成氧化亚氮的反应动力学研究[J];化学学报;1984年08期

10 季立才,胡培植;漆树漆酶对共存二茂铁和亚铁氰化钾的催化氧化[J];催化学报;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磊;郭嘉;王星;孙超;周昃;孔凡海;邱建荣;;Fe_2O_3-SiO_2纳米复合材料催化氧化除汞性能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2 张巧红;徐杰;陈晨;马红;苗虹;;NHNI-蒽醌体系对乙苯催化氧化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谢兴星;费兆阳;刘皓月;陈献;汤吉海;崔咪芬;乔旭;;纳米Ce_xZr_(1-x)O_2催化氧化HCl循环利用氯资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4 张玉霞;吴银素;王静;马子川;;CoOx/γ-Al_2O_3深度催化氧化邻二甲苯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娜;刘吉平;王银杰;李燕月;高萍;;离子交换法分离硼同位素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王静;吴银素;张玉霞;马子川;;Pt、Pd/-Al_2O_3催化剂对邻二甲苯深度催化氧化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徐杰;仝新利;;绿色催化氧化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8 郑香平;戴文新;丁正新;刘平;王绪绪;付贤智;;H_2气氛下紫外光照对Au/TiO_2-Al_2O_3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商金艳;张荣斌;王翔;徐香兰;张宁;;Pr改性SnO_2催化氧化CO[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江涛;毛少瑜;叶作光;谢兆雄;郑兰荪;;室温铁磁性铁酸铋的快速自催化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花俊峰;废水处理中非均相中性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刘璐;等离子体强化催化氧化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柯义虎;负载Au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甘油[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紫晓;炭基材料在室温下对硫化氢的催化氧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荣军;磷酸铈基催化剂的零价汞催化氧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金东东;臭氧在二恶英催化氧化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司马聪;臭氧低温催化氧化低浓度甲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王瑾;湿法催化氧化—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冯金宇;海泡石的改性与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卜凡玲;羟胺改性聚丙烯腈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除砷性能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7 郑大明;贵金属钌取代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绿色催化氧化十四烷[D];吉林大学;2016年

8 叶飞燕;催化氧化—吸附耦合法的汽油深度脱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田亚杰;催化氧化-萃取集成燃油脱硫工艺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10 罗忠瑞;Ce-MIL-101(Cr、Fe)的制备及其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09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409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