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含氮杂环类单酰胺配体构筑的多酸基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5 10:55
【摘要】:本文利用水(溶剂)热技术,设计合成并获得了12个分别以经典Keggin型和同多钼酸盐阴离子簇为结构导向的基于含氮杂环类酰胺配体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对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对部分化合物的染料吸附性能、光催化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1.用几种不同的含N单酰胺吡啶作为有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CuCl_2·2H_2O、AgNO_3及Keggin型多酸进行配位组装,得到了7个基于Keggin型多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在配合物1和2中,起始配体发生了现场转化,生成了L~1和L~2。[Ag_3(L~1)3(PMo12O40)]·3H_2O(1)Ag_4(L~2)2(HL~2)(PW12O40)Na2(μ-OH)]·1.5H_2O(2)H_3[(PIA)2(PMo12O40)]·2H_2O(3)[Ag_3(PIA)_3][Ag(Si W12O40)](4)[Ag_3(PIA)_3][Ag(VW11VIWVO40)](5)H[Ag_3Na_2(H_2O)2(PIA)6(VW12O40)2]·8H_2O(6)Ag_2(PIA)_2(HPMo12O40)·H_2O(7)[L~1=1,2,4-三氮唑;HL~2=4-氨基-1,2,4-三氮唑;PIA=N-(3-吡啶基)异烟酰胺]化合物1是零维(0D)结构,[PMo_(12)O_(40)]~(3-)阴离子夹杂着两个王冠型[Ag_6(L~1)_6]环,形成了一个三明治型[Ag_6(L~1)_6(PMo_(12)O_(40))_2]单元,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化合物2是一个包含[Ag_6(L~2)_4(HL~2)_2]王冠型环和1D[Na_2(PW_(12)O_(40))(μ-OH)]_n无机链的3D金属有机结构,代表了一个新颖的(3,3,4,6,10-c)-连接的三维拓扑框架。化合物3中,吡啶酰胺(PIA)中性含氮配体与Keggin型[PMo_(12)O_(40)]~(3-)阴离子自组装得到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4和5同构,由1D[Ag_3(PIA)_3]链和1D[Ag(POM)]链构筑成三维框架。化合物6是一维链结构,并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7由1D[Ag_2(PIA)_2]链和PMo_(12)O(40)~(3-)阴离子形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探讨了Keggin型多阴离子的类型、金属离子的种类以及配体对最终结构的影响。此外,以化合物1、2、4和5为例研究了不同多酸基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对化合物1-3做了光催化实验,分析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化合物1-3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作用,而对化合物4-7进行染料的吸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7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2.将包含多氮唑或羧基的不对称单酰胺吡啶配体引入到(NH_4)_6Mo_7O_(24)·4H_2O多钼酸盐体系中,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5个多酸基功能配合物。H4[(Mo_8O_(26))(PIA)2]·H_2O(8)H4[Zn2(TAAP)4(H_2O)4](Mo_8O_(26))2·16H_2O(9)H2[Cd2(PPA)2(H_2O)2](β-Mo8O26)·2CH3OH·9H_2O(10)H2[Co4(PPA)2(H_2O)12(Mo10O34)]·6H_2O(11)[Ni4(PPA)4(H_2O)6(β-Mo8O26)]·8H_2O(12)[PIA=N-(3-吡啶基)异烟酰胺;TAAP=3-(1H-四氮唑-1-乙酸酰胺)吡啶;PPA=6-(吡啶-3-氨基甲酰)吡啶甲酸]化合物8由零维[(Mo_8O_(26))(PIA)]簇通过Mo-N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9以[Mo_8O_(26)]~(4-)阴离子为模板,通过4-连接的lvt网络得到一个二重互穿的三维网络。化合物10是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由双核[Cd_2(PPA)_2(H_2O)_2]~(2+)亚单元和β-[Mo_8O_(26)]~(4-)阴离子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构筑。化合物11中,[Mo_(10)O_(34)]~(8-)阴离子与[Co_2(PPA)(H_2O)_6]~(3+_亚单元连接,形成一维双链,通过氢键的进一步连接得到了一个三维超分子框架。化合物12也是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由1D阴离子链[Ni_2(PPA)_2(H_2O)_2(β-Mo_8O_(26))]~(2-)和游离的[Ni_2(PPA)_2(H_2O)~4]~(2+)通过氢键作用得到。将含有羧基的吡啶单酰胺配体引入到多酸体系中的例子是非常少的。此外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光催化及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辉;谷玉杰;张伟;吕剑;;五元含氮杂环硼酸及其酯合成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2年08期

2 张黎,李崇熙,邢其毅;N-保护氨基酸含氮杂环酯的合成和它们在肽合成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6期

3 王婷婷;戴康;王展;高新蕾;;含氮杂环衍生物的磨损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4年02期

4 申涛;杜凤沛;刘婷;姚广伟;吴峥;方萌萌;徐筱杰;路慧哲;;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与含氮杂环磷酸酯类抑制剂作用方式的分子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5 安德烈,叶方国;苯并含氮杂环取代的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安德烈,彭志鸿;导入苯并含氮杂环的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清华,杨官汉;硼化含氮杂环衍生物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3年02期

8 李清萍;张琼;萍;宋玉民;;含氮杂环铂(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11年02期

9 蔡良珍;刘斌;董于虎;杜广延;陶晓春;;铜(Ⅰ)催化亚铁氰化钾对含氮杂环溴化物的氰基化反应[J];化学学报;2009年21期

10 安德烈,邵光,叶方国;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苯并含氮杂环-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清萍;宋玉民;张琼;萍;达文燕;;含氮杂环铂(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丁瑞芳;牛红英;渠桂荣;郭海明;;含氮杂环中碳-氮键的生成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周勃宇;冯睿;陈强;卜显和;;具有可控孔结构MOFs的合成与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夏;金林培;;含氮杂环的铕羧酸配合物的结构特征[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绪杰;卑凤利;陈育宏;陆路德;汪信;;含氮杂环及其配合物NMR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金琼花;陈丽敏;胡可义;;新型双膦配体和含氮杂环的IB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周红军;高戈;苏晓渝;游劲松;;含咪唑摀刚性大环的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焕瑞;基于串联氢迁移/环化策略的新颖氮杂环的构筑及含氮杂环的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和平;含氮杂环取代卟啉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刘进;几种含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孙晓红;含氮杂环嘧啶、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热力学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王美涵;含氮杂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热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周莹;新型含氮杂环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程道娟;手性含氮杂环的催化不对称合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许瑞波;含氮杂环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姜政;基于烯酮亚胺和吖丙啶的含氮杂环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胡博文;含氮杂环羧酸类配体配合物的构筑与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旭;新型含氮杂环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李光晓;含氟取代基含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D];山东大学;2015年

3 林慧;新型含氮杂环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对离子的光谱响应及2,3-二取代喹啉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新疆大学;2015年

4 金燕玲;含氮杂环功能配合物的超分子自组装、表征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5 贺晓晓;基于新颖的含氮杂环巯基类配体的配合物的构筑[D];天津大学;2014年

6 崔婧;含氮杂环衍生双齿配体及其铜和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催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展;系列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配合物性质的探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8 荣兴;含氮杂环类单酰胺配体构筑的多酸基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9 高润利;新型含氮杂环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谭小华;导入含氮杂环的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69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469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