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省海洋食品品质及危害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六分院;
【基金】:国家质检公益专项(No.201210086)资助
【分类号】:O657;TS20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永飞;皮雄娥;陈慧华;朱聪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J];色谱;2006年03期
2 王凤侠;张艳;何金兴;王玮;徐蓓;王忠斌;王硕;;莱克多巴胺抗体的制备与评价[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9期
3 孙海新;凌红丽;曹照真;刘围;高亚东;郗日沫;;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及抗体的制备[J];食品科学;2009年09期
4 赖卫华;张国华;徐国茂;;不同贮藏时间及温度下莱克多巴胺浓度变化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9年06期
5 王迪;杨曙明;刘潇威;于洪侠;;莱克多巴胺免疫亲和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0年08期
6 王雪霞;刘晓云;彭运平;;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及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09期
7 张均媚;吴晓明;刘伟娟;李卓;薛刚;张燕;马文红;;生鲜牛乳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8 路勇;张卫民;黄华;赵雅松;吴颖;汪明;;莱克多巴胺在猪不同可食组织中的残留[J];食品科学;2011年18期
9 张怀珠;温科;;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在莱克多巴胺检测中的的应用[J];肉类工业;2011年12期
10 陈昌云;张红琳;柳闽生;颜妍;赵波;;基于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免疫传感器检测莱克多巴胺[J];化学学报;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超华;张军民;李励军;;莱克多巴胺在反刍动物体内代谢及残留规律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吴荔琴;肖田安;邓国东;;莱克多巴胺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猪尿中莱克多巴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丹;周妮;姚冬生;谢春芳;刘大岭;;莱克多巴胺核酸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A];2013年饲料毒理学术报告会暨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材料集[C];2013年
5 强致懿;申屠芬琴;沈建忠;;猪组织中莱克多巴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6 董涛;常碧影;张丽英;杨文军;王宗义;;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步检测饲料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盐酸克伦特罗[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林娜;李吉平;刘宁;董影;徐静;万家余;孙玉成;高宏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动物组织中盐酸多巴胺、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莱克多巴胺残留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张蓉;李欣;陈淑杰;冉胤威;杜俊蓉;;1-(4-羟基苯基)-2-[1-甲基-3-(4-羟基苯基)丙氨基]乙酮盐酸盐对离体蛙心的影响[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9 柳明;曲丽洁;宁保安;周焕英;王红勇;董建伟;高娜;高志贤;;SPR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猪肝中的莱克多巴胺[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梓森;范小龙;;莱克多巴胺(RAC)对猪骨骼肌、脂肪组织学的影响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丁在亮;警惕莱克多巴胺在饲料中的使用[N];中国畜牧报;2005年
2 记者 胡立强;湖南:破获特大制售瘦肉精案 涉及16省市[N];人民公安报;2011年
3 记者 刘菊花 董峻;工信部等部门公告禁产销莱克多巴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记者 孔凡涛;“瘦肉精”事件与化工生产无关[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吕贤如;广东口岸连续从美、加进口冷冻肉类中检出残留兽药[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孙楠;美力推“瘦肉精标准”用意何在[N];国际商报;2011年
7 邱艳红;我市审结首例“瘦肉精”案[N];上饶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盖东海;湖南破获特大制售瘦肉精案[N];消费日报;2011年
9 马会东;对检测顾此失彼的追问[N];中国质量报;2011年
10 记者 王希;两部门:禁止进出口“瘦肉精”替代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晓云;从莱克多巴胺在动物尿液及毛发中的消除规律探讨其监控模式与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以明;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试剂的研制和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李学伍;莱克多巴胺及磺胺二甲基嘧啶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雅洁;基于镍(Ⅳ)-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建立β-兴奋剂类药物检测新方法[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石静飞;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在猪和山羊体内的代谢及组织残留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梁晓维;莱克多巴胺在肉牛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4 周守长;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扬州大学;2008年
5 王凤侠;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免疫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6 夏媛媛;莱克多巴胺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高翔;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快速检测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路晋萍;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仿生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9 尹伟伟;莱克多巴胺、氯霉素、三聚氰胺药物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宋建勋;莱克多巴胺残留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8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49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