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Abstract]: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FLPs) by hindered Lewis acid-base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This kind of reac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no heavy metal residue and so on, and has potenti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According to the substrate category,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indered Lewis acid-base in the field of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in recent years is briefly reviewed, and the asymmetri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FLPs is briefly introduced.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276238,21676253)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少武;孔庆春;;涓流床中葡萄糖催化氢化制备山梨醇的研究[J];医药工业;1985年03期
2 黄永明,吕银祥,刘文达,黄月芳;正交设计法催化氢化制备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赵毅;张自丽;;催化氢化二氧化碳研究进展[J];华东电力;2010年06期
4 岳晓宁;龙雨谦;黄韬;蒋炜;陈建钧;梁斌;;四氯化硅催化氢化合成三氯氢硅机理研究[J];分子催化;2013年03期
5 程玲云;;催化氢化反应及其在医药工业中应用的现状[J];医药工业;1979年08期
6 ;医药工业催化氢化单元反应技术交流会议[J];医药工业;1979年09期
7 R.J.Malone;蔡方;;改进催化氢化的环路反应器技术[J];日用化学品科学;1989年06期
8 许栓善;;催化氢化制备丁二酸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年07期
9 李瑞珍;有机反应中的催化氢化[J];石家庄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祁小云,王晓杰;孕甾二烯的催化氢化研究[J];天津化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龙华;王红明;洪三国;;生物铁络合物催化氢化二氧化碳循环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陈戈;王振尧;夏定国;;聚吡咯/钯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在电催化氢化脱氯上的应用[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3 苑晓;寇元;;离子液体中双组分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氢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李雨浓;郎咸东;刘晓放;何良年;;铑催化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原位催化氢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C];2014年
5 杜海峰;刘勇兵;;基于新策略的硼烷催化氢化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6 李剑利;李楠;贺怀贞;白银娟;杨秉勤;史真;;对甲酚催化氢化合成4-甲基环己酮的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唐志;戴立信;侯雪龙;;环芳烷平面手性配体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谢建华;周其林;;手性配体SDP在环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薛芳;杨朝芬;熊伟;陈华;李贤均;;负载型催化剂对2-吡啶甲酸甲酯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程立杰;谢建华;周其林;;α-芳基环己酮类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及在CP-55940合成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桦 潘冰;科技成为我市企业发展的助推器[N];菏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自丽;燃煤烟气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邢立新;钯催化剂在催化氢化和水相反应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9年
3 张红红;酮、亚胺类有机化合物催化氢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哲;金催化氢化丙烯醛及载体效应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麻妙锋;β-乙酰氨基丙烯腈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军男;钯簇及其负载材料的吸附及催化作用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了;单铁氢化酶模型化合物合成及催化氢化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冯权武;单氢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氢化中的应用[D];武汉工程大学;2008年
3 郗向丽;不同配体钯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氢化作用[D];郑州大学;2001年
4 刘涛;螺环单磷配体在α-烷基取代烯酰胺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5 郭臻;担载型树枝状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氢化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慧;α-羟基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韩文忠;贵金属胶体对氯代硝基苯催化氢化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8 丁s,
本文编号:2499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49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