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鱼油挥发性成分

发布时间:2019-08-11 16:48
【摘要】: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本研究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乙酯型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鱼油挥发性物质与其品质的关系。运用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样品,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通过HS-SPME-GC-MS分析鉴定储藏鱼油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LDA分析方法对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样品区分程度明显优于PCA分析,电子鼻分析能够反映鱼油氧化酸败程度,可以识别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采用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预测模拟方程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可作为酸价、过氧化值预测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HS-SPME-GC-MS检测出57种挥发性物质,多以醛类和酯类为主,其中2,4-庚二烯醛的含量最高,可作为鱼油产品质量优劣的指标。
【图文】:

雷达图,鱼油,乙酯,雷达图


据处理及作图采用Origin8.5软件;电子鼻数据处理采用PEN3电子鼻系统自带的Winmuster数据向量化程序,,对采集挥发性气味信息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载荷分析(Loadings)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挥发性物质采用NIST2005和Willey7标准图库进行检索与鉴定,取化合物相似度大于800(最大值为1000)为鉴定出,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2结果与讨论2.1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指纹特征分析相比于传感器的变化数据,电子鼻雷达图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示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差异。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样品对电子鼻10个传感器的反应信号强度各不同,储藏时间越长,传感器的整体响应值越大,雷达图中下显示的区域也越大,即乙酯型鱼油样品中的气味物质越来越多,其中传感器W5S的响应值最大,其次为传感器W2W。因此,通过雷达图大致可以区分储藏时间不同的乙酯型鱼油样品。图1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59s雷达图2.2主成分分析(PCA)图2是乙酯型鱼油在25℃条件下分别储藏5、10、15、20、25、30、35、40d后的PCA分析图谱,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94.20%和3.70%,总贡献率为97.90%,说明主成分可以较好的反映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挥发性气味的全图2不同储藏时间乙酯型鱼油PCA图180

鱼油,乙酯


俊?2结果与讨论2.1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指纹特征分析相比于传感器的变化数据,电子鼻雷达图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示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差异。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样品对电子鼻10个传感器的反应信号强度各不同,储藏时间越长,传感器的整体响应值越大,雷达图中下显示的区域也越大,即乙酯型鱼油样品中的气味物质越来越多,其中传感器W5S的响应值最大,其次为传感器W2W。因此,通过雷达图大致可以区分储藏时间不同的乙酯型鱼油样品。图1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59s雷达图2.2主成分分析(PCA)图2是乙酯型鱼油在25℃条件下分别储藏5、10、15、20、25、30、35、40d后的PCA分析图谱,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94.20%和3.70%,总贡献率为97.90%,说明主成分可以较好的反映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挥发性气味的全图2不同储藏时间乙酯型鱼油PCA图180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 14C200004) 浙江省教育厅攀登计划(pd 2013227)
【分类号】:O657.63;TS22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永霞;刘滢;姜程程;张朝敏;仪淑敏;励建荣;;电子鼻结合气质联用法分析大菱鲆冷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01期

2 张胡彬;何健叶;王志耕;梅林;薛秀恒;;基于电子鼻的中式发酵香肠理化品质指标检测方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07期

3 卞利萍,陆宇,杨們原,张健;微型电子鼻测量技术与仪器[J];分析仪器;1999年04期

4 禹海文;苏秀榕;张丽媛;徐嘉杰;;气—质联用和电子鼻对浒苔苦味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2年07期

5 顾赛麒;王锡昌;陶宁萍;张晶晶;吴娜;;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电子鼻法检测锯缘青蟹挥发性风味物[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赛麒;王锡昌;;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电子鼻法检测锯缘青蟹挥发性风味物[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吉;面向多气味识别和等级预测的电子鼻应用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晓辰;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束庆波;电子鼻技术在易制毒化学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2 白玉;白酒电子鼻信号去漂移方法及空载条件漂移现象初探[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3 孔丽娜;电子鼻技术在草鱼鲜度及风味分析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5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25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