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α-二氟-β-酮酸的脱羧加成反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1.25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岑仁旺;;甲烷的制备——冰醋酸高温脱羧法[J];化学教育;1982年01期
2 ;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J];发酵科技通讯;1977年04期
3 黄化民,李叶芝;δ-酮酸的酯化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年04期
4 赵华明;;△~(9:10)-α-八氢萘酮的合成[J];化学学报;1955年02期
5 滕子静;硅酮酸漆的配制和作用[J];农村能源;1998年05期
6 周兵;强胜;;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在土壤中的降解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7 郑德炫,钟国华,屠锡源,王植材,郑其煌,林电伟;香菇嘌呤类药物中间体2,3-O-亚环己基-D-赤酮酸内酯合成法的改进[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8 张梅,滕海霞,邹新琢;3,8-二甲基-6-氟-2-喹啉酮酸的合成及其抑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何晓敏;柴宝山;孙旭峰;田俊锋;刘长令;;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的研究进展[J];农药;2010年06期
10 孟祥国;;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β-酮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志强;叶菡洋;袁伟杰;于建平;付鹏;崔若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叶菡洋;袁伟杰;张志强;于建平;傅鹏;梅小斌;边琪;崔若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叶菡洋;袁伟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菡洋;袁伟杰;;低蛋白配伍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吡酮酸类药物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陈敏;复方α—酮酸片实现国产化[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小岚;羧酸脱羧酰胺化及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2 成万民;基于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光催化脱羧偶联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田孟超;新型吡酮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李嘉恒;偕二氟烯烃与醛/酮的反应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大康;α,α-二氟-β-酮酸的脱羧加成反应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
2 崔磊;含水体系中银催化的脂肪族羧酸脱羧烯丙基化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吴江华;脂肪酸催化脱羧制备长链烷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李兆杰;过渡金属Cu参与的芳基羧酸脱羧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5 庄灿波;乙酰乳酸脱羧酶催化机制的QM/MM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方玉玉;Cu(Ⅰ)催化的C-H键活化、脱羧偶联构建C-C键反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7 杨帅;光诱导脱羧酰基化和氧化甲酰化反应[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沈永亚;银催化芳基羧酸的脱羧硝化反应和钯催化芳基羧的脱羧Hiyama偶联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杨慧;稀土克酮酸多铁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融杰;喹啉酮酸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65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6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