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过渡金属酞菁配合物氧还原反应催化能力
【图文】:
图1TMPcs结构Fig.1StructureofTMPcs
MPcs吸附相应物质的能力越强,,正负号仅表示能量转移方向.实验结果[3-4]表明,除TiPc以外的4种TMPcs的氧还原能力依次为FePc>CoPc>CuPc>NiPc,而如表1所示,其O2吸附能值大小也有相同的次序.因此,TMPcs的O2吸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氧还原催化能力,其值越大越有利于氧还原反应的进行.TiPc的O2吸附能值大于FePc和Pt,据此可以推测氧还原催化能力也可能强于FePc和Pt.图3TMPcs的O2吸附结构示意图Fig.3TheoxygenadsorptionstructureofTMPcs表1反应物、产物和中间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值Tab.1Theadsorptionenergyofreactant,productandinter-mediateproductsoncatalysts催化剂吸附能/eVO2H2OH2O2OHTiPc-3.19-0.99-4.31-2.61FePc-1.16-1.05-1.05-3.41CoPc-0.40-0.32-0.24-2.36CuPc-0.27-0.47-0.45+0.39NiPc-0.18-0.28-0.34-0.91Pt-1.31-0.82-1.34-3.03除了O2吸附,TMPcs表面的OH吸附也是影响TMPcs氧还原催化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TMPcs的OH吸附结构如图4所示.催化剂的OH吸附能力并不是越强越好.表1中CuPc的OH吸附能最小为+0.39eV,这说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娟;在石墨及聚酞菁化合物电极上氧还原的电催化[J];催化学报;1988年01期
2 黄幼菊;李伟善;黄青丹;李伟;张庆龙;蒋腊生;;氢钼青铜对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促进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5期
3 位辰先,田建华,梁宝臣,刘邦卫;制备条件对卟啉钴氧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孙晓然;李光跃;夏定国;张立美;李钒;;均苯四甲酰亚胺桥联的聚酞菁亚铁的氧还原反应(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7期
5 左小刚;;硫酸盐还原菌对阴极氧还原反应的影响[J];新疆有色金属;2013年05期
6 徐莉;林瑞;丁蕾;戴先峰;乔锦丽;;高温处理对碳载吡啶钴催化氧还原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7期
7 陆兆锷,张关永,钟天耕,方国女;酸性喷淋石墨屑电极氧还原为过氧化氢研究[J];电化学;1996年02期
8 王爱琴;任奇志;刘双艳;麻晓霞;谢先宇;;热处理温度对钴卟啉负载碳黑电催化剂的结构及氧还原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4期
9 陆兆锷,锺天耕,张关永;聚邻苯二胺膜电极上氧还原为过氧化氢[J];电化学;1995年02期
10 李秀玲,栾积毅,武冬梅,史卫国,赵玉佳;聚四氨基酞菁钴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晶;袁晓利;袁定胜;;氮掺杂石墨化介孔炭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艳霞;;铂和金电极上氧还原机理与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3 张慧娟;李昊亮;李梅;邓成成;杨俊和;;基于烟煤的无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4 杨立军;蒋雨霏;胡征;;开发在酸/碱性介质中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碳基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5 于亚楠;包淑娟;;非金属(N、P、S)掺杂型石墨烯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6 杨立军;赵宇;马延文;王喜章;胡征;;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机理探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杨植;聂华贵;肖助兵;鲁焱琦;黄少铭;;纳米碳基非贵金属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8 韩传龙;王勇;;含氮中空碳半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蒋雨霏;杨立军;胡征;;硼氮共掺杂微结构对碳纳米管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10 石晶晶;乔锦丽;;无金属氮硫双掺杂介孔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机理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诚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高性能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白佛;碳基/过渡金属(Co、Cu)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蒋雨霏;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孙涛;酸性介质中新型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设计、性能及调控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周学俊;M-N_x/C类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6 阳梅;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7 韩策;过渡金属/杂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晓凤;非贵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对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杨建;多巴胺掺杂的多元碳基催化剂设计与氧还原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10 袁文静;几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大量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心;铂单原子层修饰型低温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俊;吲哚类化合物修饰碳载钴催化剂对氧还原催化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黄慧慧;新型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高效氧还原性能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4 刘林;空心碳球负载铁、钴纳米材料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王娟;离子液体作为锂空气电池电解质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金念;含氧石墨烯负载铂基合金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曹泰;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苏小钢;基于对苯二胺的燃料电池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D];南京大学;2016年
9 沈丽明;碳基纳米笼包裹铂催化剂构建及其抗醇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湛芳;氧还原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79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7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