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梯度以及两亲性序列可控高分子的合成
【图文】:
口j寸日心2且}1
图 1.1 运用逐步聚合法、连锁聚合法以及迭代多步合成法制备序列可控聚合物[18]1.2.2.1 迭代多步合成1963 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R. B. Merrifield 教授首次提出多肽固相合成法(SPPS带来了多肽化学领域的一次变革,也是序列可控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19]。他创造性地将氨基酸末端固定在不溶性树脂上,将此不溶性树脂作为固相载体依次缩合氨基酸,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以延长肽链,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肽链长度,最后将肽链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经纯化及化学修饰等处理过程,得到所需的多肽(图 1.2)。固相合成法的主要优点体现在所有的反应在同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物和产物都依附在固相载体上,通过加入过量反应物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并且经洗涤等方式便可分离产物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第一代多肽合成仪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化学合成多肽可以在程序控制的多肽仪上进行,,把研究工作者从实验室解放出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王翔;支三军;韦长梅;;新型两亲性二肽分子的合成与表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2 淳远;狄昌淼;王兰;;两亲性沸石的研制及应用[J];石油化工;2014年10期
3 曹云伟,柴向东,陈思光,姜月顺,李铁津;几种具有电子给-受体结构的两亲性化合物的合成及鉴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02期
4 王建勋;秦四勇;蔡腾腾;张先正;卓仁禧;;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及其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2期
5 丁敏;郭丽华;张玲;伍青;;荧光技术在两亲性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0年Z1期
6 宋玉林;郑启新;郑剑锋;;新型两亲性肽诱导血管生成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1期
7 童身毅;寇玉霞;刘新泰;曾光明;温晋嵩;;两亲性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制备及其性能[J];化工学报;2006年02期
8 马丙丽;淳远;须沁华;董家殨;;不同孔结构两亲性沸石的制备及其对相界面反应的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2006年08期
9 冯春燕;李玉国;候影飞;;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乳液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5年02期
10 李晓丽;李志国;李斌;任宇婷;;两亲性环三磷腈的制备、自组装及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美文;曹长海;徐海;;巯基氧化交联对两亲性多肽凝胶化过程的促进作用[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徐海;;两亲性短肽的设计、自组装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吴亚芊;赵丰;王金本;徐晓慧;张裴;史学峰;;两亲性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杨立群;旷建良;蔡祥;张碧芳;李志泉;王俊;张黎明;;两亲性含胆固醇基的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5 高玲玲;宋义虎;;聚(L-赖氨酸)-b-聚(L-亮氨酸)两亲性共聚多肽的合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宣隽;Maxime Pelletier;夏和生;赵越;;聚焦超声诱导两亲性胶束结构的破坏[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吕常海;谢志刚;庄秀丽;陈学思;景遐斌;;Glucose-PEO-b-PLA两亲性的嵌段聚合物合成与表征[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孙瑞琴;淳远;马丙丽;董家
本文编号:2595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9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