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响应面优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大米中铬、镉、铅含量的条件

发布时间:2020-03-30 23:14
【摘要】:大米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消费最广泛的主食,尤其是在中国,但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大米中也存在一些重金属等污染的情况,已经有研究显示我国的大米受到铬、镉、铅等重金属的污染已经比较严重。虽然这些金属在化工业和制造业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但这些金属一旦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由于其半衰期长,很难在体内被降解,累积到一定的量之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对人体中比如肺、肾、肝等各个器官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我们需要严格地对这些重金属在大米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所以检测方法的精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检测重金属元素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基态原子蒸汽在特征谱线上的吸收来测定的,多用的原子化器是石墨炉和火焰,其优点就是检出限低、分析使用时间短、能应用于分析多种元素以及抗干扰能力强。所以本实验也选择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三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在多种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中,因为微波消解法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消耗试剂少等原因,选择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本研究分别通过对影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铬、镉、铅)含量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酸量、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线分析来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优的测量条件。经过试验得出,铬元素检测时最优的反应条件为:硝酸6 mL,灰化温度900℃,原子化温度2500℃,绘制标准曲线时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995,精密度为0.55%,加标回收率为93.56%。镉元素检测时最优的反应条件为:硝酸6mL,灰化温度200℃,原子化温度1700℃,绘制标准曲线时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983,精密度为1.50%,加标回收率为101.11%。铅元素检测时最优的反应条件为:硝酸6mL,灰化温度300℃,原子化温度2000℃,绘制标准曲线时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999,精密度为0.52%,加标回收率为107.69%。以上数据表明优化得到的条件所测定的结果精密度良好,比较可靠。同时也将此最优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与国家标准中规定条件测定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三种元素在最优条件下测定计算得出的精密度均比国标条件下测定出的精密度要高,即使用本试验优化后的条件进行测量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此试验得出的测定条件可以用于实际对大米样品中重金属铬、镉、铅的测量,为保证食品安全提供依据,也为其它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图文】:

酸量,吸光度,硝酸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硕士学位论文与分析素的条件优化试验因素试验结果量对吸光度的影响的灰化温度(900℃)以及原子化温度(2500℃)条件下,硝酸5mL、6mL、7mL 时所得到的测定样品吸光度如图 3-1 所示。试验酸量,会对测得的吸光度产生影响,随着硝酸的量的升高,吸光度 6mL 时得到吸光度的最大值 0.5231,故选取 6mL 作为单因素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选取 5mL、6mL、7mL 作为最佳参数进行后

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吸光度


图 3-2 灰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Fig.3-2 Effect of ashing temperature子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的量一定(6mL)以及灰化温度一定(900℃)的条件下,设置原子2400℃、2500℃、2600℃、2700℃时所得到的测定样品吸光度如图也是此试验的一个显著影响因素,,当设定的原子化温度低于 2500℃,2500℃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升高原子化温度但得到的吸光度值降低时,测得的吸光度数值最高,为 0.5291,故选取原子化温度 250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57.31;TS21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哲;周利航;魏珂;侯晓慧;金子纯;;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8年24期

2 ;开放共享,共话重金属污染控制及资源化[J];华东科技;2018年12期

3 唐文君;达珍;熊健;;浅谈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措施[J];西部皮革;2018年24期

4 郭计忠;;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分析[J];山西冶金;2018年06期

5 李素霞;胡承孝;;武汉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的调查与评价[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重金属排放考核不合格将被“区域限批”[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3期

7 ;环保部公布重金属污染考核结果[J];中国粉体工业;2015年06期

8 李国强;阎永斌;;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的相关思考[J];中国食品;2019年02期

9 宋玉婷;彭世逞;;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10 陆志家;耿秀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增强;;陕南以及关中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实践[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2 芦会杰;;北京市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C];2016年

3 夏子通;邹兆庄;张保增;;铀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展[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聂果;王永杰;;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唐春江;舒畅;唐常青;蒋上志;蔡智华;许奕;曹辉;;浅谈益阳地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策[A];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治理科学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4年

6 马国辉;何定国;何定荣;丁仕进;;生物菌肥不同用量对稻米重金属污染的阻控效果研究[A];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治理科学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4年

7 查甫生;刘晶晶;夏磊;崔可锐;;重金属污染土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吴舜泽;贾杰林;孙宁;;重金属污染防治当前形势与未来展望[A];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王赣江;;大力防治重金属污染,维护环首都圈环境安全[A];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石帅;;丁香湖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娟;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获新进展[N];农民日报;2016年

2 王云立;防治“两源”污染化企责任重[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 汪建沃;“生态炸弹”已拆除之说不妥[N];中国化工报;2015年

4 记者 刘世昕;周生贤: 绝不给弄虚作假的环保干部当保护伞[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叶铁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N];中国青年报;2012年

6 记者 谢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以壮士断臂的决心严防重金属污染[N];中国青年报;2012年

7 李吉亮;探索微观小世界 捍卫生命大健康[N];科学时报;2011年

8 见习记者 成舸;首个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级平台成立[N];中国科学报;2012年

9 杜察文;重金属污染隐患突出[N];中国环境报;2018年

10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王丽丽;给你一个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案[N];河北农民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中阳;朝阳地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来源解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李静;镍钴冶炼中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3 贾尧;工业废水重金属LIBS在线监测系统功能设计与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刘霈珈;县域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评价与调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5 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刘美玲;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济;贵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申鸿;丛枝菌根(AM)对重金属污染耐受性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吴雁华;京南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杨树修复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郭平;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慧;滇黔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2 陆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3 王文举;城市降雨径流重金属污染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4 王凤娇;响应面优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大米中铬、镉、铅含量的条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陈珏;基于遥感的湘潭锰矿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6 王舒平;土壤重金属污染、水污染评价和损失评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黄海鹰;同时降解萘、还原Cr(Ⅵ)菌株LZ-E与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抗性菌株LZ-C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机理[D];兰州大学;2015年

8 蔡小燕;环渤海生物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研究[D];江汉大学;2018年

9 张黎;基于MP-AES的水体中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江汉大学;2018年

10 张凯;采用绿色表面活性剂水基泡沫去除Pb(Ⅱ)/Zn(Ⅱ)重金属污染的探索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8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08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