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1,3-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7:05
【摘要】:吲哚酮(靛红)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和药物分子中的氮杂环结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含有这类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如:消炎、杀菌、抗病毒、抗高血压、抗肿瘤活性等。1,3,4-噻二唑、硫醚、酰胺不论是在药物化学还是在天然化合物中,都是比较常见的活性结构,含有这些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毒、杀虫、消炎、抗肿瘤等活性。鉴于这些结构在药理学方面的优异性能,而被广泛的用于药物分子设计。本论文以吲哚酮为先导化合物,采用活性拼接原理,将1,3,4-噻二唑、硫醚、酰胺等活性基团引入吲哚酮分子中,共设计合成了4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HR-MS(ESⅠ)和X-ray等方式对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证。采用MTT试验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转移胰腺癌细胞AsPc-1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离体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系列Ⅰ化合物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50μM浓度下,化合物Ⅰ-3、Ⅰ-11、Ⅰ-13和Ⅰ-14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3.97±6.92%、71.79±7.27%、76.71±5.18%和83.31±2.9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化合物?-3和?-14对Hela细胞的ⅠC_(50)值分别为15.40±0.16和14.91±0.21μM,优于对照吉非替尼(16.63±0.25μM),但对HepG2细胞表现出低的活性。在浓度为50μM时,化合物Ⅱ-1、Ⅱ-7、Ⅱ-14、Ⅱ-17、Ⅱ-19、Ⅱ-20、Ⅱ-22和Ⅱ-23对HepG2、AsPc-1和Hela三种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14和Ⅱ-19对上述三种细胞的ⅠC_(50)分别为11.47±0.01、2.43±0.05、1.91±0.06μM和14.32±0.01、1.61±0.04、2.77±0.05μM,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Gefitinib,16.41±0.05、5.19±0.02、7.89±0.05μM)。随后我们采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Ⅱ-14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4的晶型为单斜晶系,晶体CCDC号为1838362,晶体的尺寸为0.21×0.18×0.15,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8.368(6)?,b=12.160(9)?,c=30.60(2)?,α=90.038(19)o,β=90.09(9)o,γ=105.83(2)o,单晶胞的体积为2996(4)?~3,晶体的密度为1.179 g/cm~3,每个晶胞含有四个化合物Ⅱ-14分子。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26;TQ46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广进;黄欢;;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J];农药学学报;2017年04期

2 马成章;黄绍军;李超;;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3 刘玮炜;刘秀坚;殷龙;程峰昌;;1,3,4-噻二唑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6年10期

4 李文有;宋勇;陈宏博;杨文龙;徐晶;;新型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4年02期

5 郝琳;刘俊宝;陈建平;鲁源;;2-甲基-5,7-二氧代-1,3,4-噻二唑[3,2-a]并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2013年12期

6 王守信;左翔;范志金;张正财;张聚方;熊丽霞;付一峰;房震;吴青君;张友军;;1,2,3-噻二唑联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3年11期

7 詹秀环;常云霞;王子云;陈龙;;三种噻二唑衍生物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8 李满林;魏太保;李荣华;尚冰冰;;1,3,4-噻二唑-2,5-二硫乙酰芳胺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李红燕;缪颖;倪杨娟;郭海昌;;2-溴-1,3,4-噻二唑的合成[J];浙江化工;2009年02期

10 周艳芬;陈宏博;;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君源;吴凤艳;刘进兵;;1,3,4-噻二唑席夫碱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6年

2 田浩;李亚胜;胡德坤;宋高鹏;崔紫宁;;含呋喃环2,5-二取代-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一分会:应用化学[C];2016年

3 胡冰;;N-(1,3,4-噻二唑-2-基)-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杨金凤;曹玲华;;3-烷氧(烷硫)基-5-糖氨基-1,2,4-噻二唑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刘应良;左巍巍;毕晓漫;徐慎刚;曹少魁;;咔唑-苯并噻二唑-咔唑有机染料的中红外吸收特性[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白会涛;伍W,

本文编号:2657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57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