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含对羟基苯酚查尔酮结构的新型氰根离子受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图文】:
图 1.1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Figure. 1.1 Research Field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阴离子识别[10,11]作为分子识别研究的主要部分,是指主体分子和客体阴离子具有特殊的结构而能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客体之间形成一些新的化学键,从而导致主体分子信号报告基团的光电特性(
图 1.2 各种阴离子受体作用的示意图Figure. 1.2 Aschematic of the role of anion receptors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随着超分子化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大型仪器的引入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对于阴离子识别超分子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3],包括阴离子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文娟;李文婷;张海丽;张有明;林奇;姚虹;魏太保;;一种在含水介质和食物样品中快速和高灵敏度的双通道检测氰根的化学传感器(英文)[J];有机化学;2018年07期
2 韩跃新;马艺闻;朱一民;高鹏;赵金菊;李建波;;黄铁矿表面氰根离子的吸附规律研究[J];金属矿山;2013年01期
3 郭鹏;翟秋阁;陈东辉;刘彦明;;荧光各向异性快速灵敏测量氰根阴离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许孙曲;徐筱妹;;水中总氰和游离氰根的测定[J];城镇供水;1996年01期
5 王先明;曾廷玉;;在线动态分离器[J];分析仪器;1988年02期
6 李茂国,王广凤,高迎春,方宾;纳米银修饰电极对痕量硫氰根的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年05期
7 张大青;周洪亮;;饮水中痕量氰根的分光光度测定法[J];燕山油化;1981年01期
8 袁波;王雪;吴光进;曾茵;龙尚俊;;电石炉净化系统废水中的氰根离子的测定[J];贵州科学;2016年04期
9 贾晶晶;贾艳辉;侯卫华;张国荣;;聚L-组氨酸/铁氰根修饰电极测定痕量银[J];化学试剂;2010年08期
10 黄志平;李书海;李慧卓;曾凯;;氰根离子荧光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晓斌;郑峰;魏太保;;一种基于柱[5]芳烃的氰根传感器承接的新型氰根诱导自组装机理[A];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下)[C];2016年
2 仇启明;金琼花;孙静静;黄旭;;过渡金属与2,2’-联咪唑及硫氰根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亚;历凤燕;蒋宁;许林;王宇超;;缺位杂多钼酸盐修饰的氰根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周建梅;周黎明;王宁;刘波;陈俊祥;;荧光分子探针检测水中氰根离子可行性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年
5 张绍亮;王新益;;基于氰根桥连的自旋交叉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6 夏彬;王凯;王庆伦;马越;廖代正;;两个氰根桥连锰(Ⅱ)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磁性质[A];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功能分子晶体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7 杨莉梓;陈嘉媚;姜隆;庄晓梅;鲁统部;;氮杂穴醚双核Co(Ⅱ)配合物对氰根的识别作用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尹国维;杜为红;;鼠脑红蛋白突变体氰根络合物溶液NMR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潘峰;袁梅;朱文华;张元竹;高松;;两个一维链状结构氰根桥连的铬-锰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磁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矫成奇;刘雪茹;姜文静;文雯;刘涛;;氰根桥联的Fe~Ⅲ Mn~Ⅱ双金属链的构筑及磁性[A];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冯国梧;700吨氰化钠已找到 尚未发生大范围泄漏[N];科技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超;若干有机—无机杂化双金属氰根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介电性质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张绍亮;氰根桥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张道鹏;氰根桥联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秦英恋;氰根桥联异金属配位骨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玉玲;基于二价金属—钴氰根的主客体型框架化合物的相变和介电性质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6 赵长春;H_2 O_2 /SCN~- /Cu~(2+)/luminol 反应体系 化学纰光动力学与机理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周先树;反应型氰离子和硫醇探针合成及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王冕;检测有毒有害离子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9 仝玉章;氰根及含氮多元环配体构筑的单离子磁体及磁性分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刘少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铂电极上有机小分子吸附和氧化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松;一类含对羟基苯酚查尔酮结构的新型氰根离子受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陈亚运;具有顺反异构特性的氰根离子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3 卢晓林;新颖V-型荧光分子的合成、性能与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4 孙优;氰根离子识别受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5 邢盼飞;氰根离子和次氯酸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蔡毅;氰根离子反应型传感器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传秀;萘酰亚胺类氰根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识别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8 谢芳芳;硫氰根的电化学检测与吸附去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陈会;基于二氰根铬酸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聂洪梅;基于酚羟基为识别位点的氰根离子和氟离子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9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6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