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目标物结合诱导效应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质检测

发布时间:2020-05-27 19:57
【摘要】: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其灵敏和特异性检测对于分子诊断和医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转录因子是一种DNA结合蛋白,通过结合特定区域来调节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表达异常会引起炎症,癌症等相关疾病,已成为诊断研究的标志物。末端转移酶是一种非模板依赖性的聚合酶蛋白,可在DNA链末端添加重复的核苷酸序列,是急性白血病的生物标志物。因此,转录因子和末端转移酶的灵敏和特异性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病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标物结合诱导效应是一种通过目标物蛋白与DNA链结合,在空间上形成位阻或者改变DNA结构从而对下一步反应起到保护或触发作用的策略。这种策略可将蛋白质的特异性检测转化为核酸检测,同时易于结合核酸放大方法,提高目标物蛋白利用率,为实现蛋白质特异性灵敏检测提供了平台。DNA纳米机器是一种利用DNA结构可编程,多样性以及可控性特点进行的DNA纳米组装,能够依据能量的转化实现持续运动。能量转化通常是由链取代、酶反应和环境变化引起的。DNA纳米机器的研究对靶向给药,细胞内物质输运,纳米尺度装配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生物传感器用于目标物分析。利用目标物结合诱导效应,我们构建了对转录因子和末端转移酶进行特异灵敏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结合蛋白转录因子和酶蛋白末端转移酶的检测意义及其传统检测方法,介绍了目标物结合诱导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此外介绍了DNA纳米机器的概念及其发展,基于驱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主要为环境因素驱动,酶驱动以及链取代驱动。第二章基于目标物结合保护作用介导的滚环扩增,建立一种荧光传感器用于转录因子的灵敏特异性检测。通过转录因子与特定DNA序列结合形成的空间位阻抑制Nt.BbvCI的切割,保证检测的特异性。此外设计多功能发夹探针可同时用于结合目标物,识别Nt.BbvCI,输出信号,连接后作为滚环扩增模板,避免了多种探针的复杂设计以及添加模板所带来的非特异性扩增。本方法实现了对目标物TBP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低至88 pM,线性范围为100 pM到40 nM,展现了较高的特异性。第三章基于目标物结合诱导延伸构建一种DNA walker纳米机器用于末端转移酶检测。通过目标物末端转移酶与W链的3'羟基末端结合,诱导其延伸生成具有活性位点的walker链从而启动DNA纳米机器。同时利用λexo切割基质链驱动荧光团不断释放,放大检测信号,实现对目标物的灵敏检测。目标物未与W链结合时无法产生活性位点,有效避免非特异性启动带来的背景信号。本方法的检测限为7 U/mL,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图文】:

双链,结合目标,寡核苷酸链,构象转变


三螺旋结构的出现也被应用于结合诱导的构象转变中,如Jiang课题组巧妙逡逑设计一种Ag+稳定的三螺旋结构,然后结合目标物诱导构成一种可开可关的分子逡逑组装实现了邋TF的检测32,如图1.2,,DNA双链上含有TF的结合位点,且与单逡逑链DNA结构有部分重叠的相似碱基,单链的结构可以和双链共同形成三螺旋结逡逑构,而Ag+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增加结构稳定性的效果,这时两种信号分子会由逡逑于距离的拉近发生FRET,不发荧光。TF存在时,与双链DNA有较强的结合作逡逑用力使三螺旋结构不稳定将寡核苷酸链取代下来,这种作用力破坏了稳定的三螺逡逑旋结构,使其又变成双链完成结构转变,信号分子相互远离恢复荧光。这种构象逡逑转变过程其实是目标物诱导的结合竞争,通过荧光分子开关实现对TF的特异性逡逑检测。逡逑0邋+逦 ̄ ̄^邋4邋+邋>逡逑>邋^邋iH邋P邋"逡逑r逦%逡逑BHQ-1TTO逦AT邋ST1>MS逦0?*逡逑"Tttra邋ofT逡逑图1.2目标物结合诱导DNA竞争结合32逡逑3逡逑

原理图,外切酶,空间位阻,课题组


对DNA单链进行末端切割的一种外切酶,可对3’突出末端进行逐步降解。逡逑Zhang课题组基于目标物结合诱导保护的原理结合Exo邋III和Exo邋I切割过程逡逑建立TF的放大检测策略33,如图1.3所示,TF与发夹茎部结合后会产生强大的逡逑空间位阻,阻碍Exo邋III对3’平末端的切割降解过程,从而保护与目标物识别的逡逑发夹探针,发夹随后与引物碱基配对,结构稳定后与聚合酶结合在末端添加互补逡逑序列,得到双链DNA,此时再加入DNA解旋酶,双链从两端发生解旋再次与引逡逑物聚合酶作用完成双链扩增过程,最后在双链DNA中插入荧光信号分子完成检逡逑测。而没有与目标物结合的过量识别探针则会经两种外切酶共同作用逐步降解为逡逑DNA碎片。逡逑999逦"邋m逦'"t逡逑Py邋h邋M-逦(邋Helica^ndent逡逑l逦ampufication逦J逡逑Exo邋HI邋|邋Exo邋I逦^邋w逡逑t逦 ̄>TTTTT7mg3逡逑53'邋51邋f逡逑I邋IIe>t逦<邋Hclk咖逡逑I邋Inactivation逡逑^邋*逦Primer逡逑Y邋^逦?逦5,逡逑Polymerase逡逑图1.3目标物结合外切酶保护分析33逡逑目标物结合形成的空间位阻抑制外切酶切割,Zhang课题组也利用此原理逡逑建立一种TF的放大检测方法34,当TF存在时,与识别探针结合形成空间位阻逡逑可以抑制Exo邋III的非特异性切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修楠;;几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通信;2018年02期

2 冷雪;;生物传感与重大疾病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8年01期

3 吴婷婷;;整合性STEM教育在初中生物传感器选修课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7年02期

4 徐恩海;生物传感器简介[J];中学生物教学;2004年03期

5 钱敏;生物传感器的现状及其发展[J];生物学教学;1993年05期

6 王精明;生物传感器[J];生物学教学;1999年06期

7 马征远;苏琴;杨露;陈大明;;全球生物传感器研发与应用态势分析[J];生物产业技术;2018年05期

8 徐红斌;叶青;;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17期

9 唐琳;吴蕾;周麟;杜晓薇;吴春艳;赵建龙;;石墨烯三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年02期

10 周从燕;李丽蓉;刘入源;;纳米基电分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敏;谢江宁;黄珊;肖琦;;基于荧光碳点的血红蛋白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2 聂舟;黄燕;雷春阳;王珍;唐石云;赵]荔;姚守拙;;基于表面重构荧光蛋白的新型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3 张先恩;;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与前沿[A];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德荣;朱思荣;周万里;冯东;黄加栋;毕春元;;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综述)[A];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孟庆军;冯文红;付刚;杨艳;史建国;;葡萄糖与乳酸生物传感器在玉米浸泡工艺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任湘菱;唐芳琼;;光电化学体系构建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易长青;杨梦u&;;基于硅纳米线的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马芬;张成孝;;多标记型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薛瑞;康天放;;基于丝素蛋白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展海军;马超越;白静;朱国森;;聚亚甲基蓝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维维;新型生物传感器使急性心梗确诊率更高[N];科技日报;2018年

2 新华社记者 刘曲;新型生物传感器有助提高诊断效率[N];健康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延斌;生物传感器多学科“舰队”启航[N];科技日报;2018年

4 记者 杨德林 邓静 通讯员 崔茜;我市攻克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世界难题[N];德州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孙明河 通讯员 李良;生物传感器:协同创新迫在眉睫[N];科技日报;2015年

6 张巍巍;美制成新型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7 张巍巍;美研制出超灵敏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8 记者 白毅;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生物传感器开发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解悦;“纳米医生”进入人体探病治病[N];南京日报;2009年

10 白毅 王宇星;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炜;巨磁阻(GMR)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在蛋白与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3年

2 何悦;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核酸探针的设计及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3 张光耀;金属配合物基纳米材料在光/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4 赵燕凌;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生物传感器检测癌胚抗原和汞离子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5 谌春阳;基于香豆素检测硫醇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6 陈奇;基于免疫磁分离及酶促反应的致病菌检测用生物传感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7 王辉;农田土壤和灌溉水中重金属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8 吴琼;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李继;生物传感器表面功能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刘盛平;基于支撑双分子层膜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江渊;基于螺旋型铂铱合金电极的植入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2 关雅南;荧光金属纳米簇与二维类石墨烯物质在荧光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D];吉林化工学院;2018年

3 吴超;基于缺陷模耦合的高传感性能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4 易新;三维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陈怡宏;快速检测阿尔茨海默标志蛋白(Tau)的免疫阻抗生物传感器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张凯丽;基于目标物结合诱导效应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质检测[D];山东大学;2018年

7 吴超;基于纳米多孔金/酶协同作用的生物传感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才英明;基于生物传感器的牛肉中谷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刘柳兟;丝素基酶抑制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10 汤彩艳;光电双通道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系统的构建及对DNA分子的检测[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4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84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