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量有机相中钼等杂质元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0:31
   铀纯化中采用三相结晶生产工艺,使用磷酸三丁酯(TBP)作为萃取剂直接结晶析出三碳酸铀酰铵(俗称黄饼),为了使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必须对使用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的试样进行分析,通过中控分析检定试样所含的Mo、Ti、V、W杂质元素的含量。文中使用联合反萃取法处理铀工艺中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的样品,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铀工艺TBP萃取剂中的钼、钛、钒、钨微量无机元素的测定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可靠的测定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对目前测量铀工艺TBP萃取剂中微量元素的方法进行了调研。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工作原理。第二部分:文中使用联合反萃取法处理铀工艺中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的样品,并得出了最佳的反萃条件。第三部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试样中Mo、Ti、V、W杂质元素的含量,当试样平行测定数量为6个时,方法Mo、Ti、V、W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1.19%、3.86%、5.19%、6.01%,加标回收率Mo为94%~106%,Ti为87%~96%,V为93%~102%,W为100%~108%。
【学位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L244;O657.31
【部分图文】:

应用领域,激发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


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lasma-mass spectrometry),该分析方法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矩为激发光源的。ICP-AES 是上世纪 60 年代初提出来的,很快就作为一种新的激发光源发展起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发射光谱分析的进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13-4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无机分析,原子发射光谱


图 1.2 无机分析仪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用于原子发射光谱的主光源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ICP 光源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ttorf 早在 1884 年就发现等离子放电现象,当在高频感应情况下,真空管有辉光产生。Babat 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实现了 Ar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电。

等离子体放电


图 1.3 等离子体放电装置重同心石英管组成矩管,氩气以每分钟 10 到 20 升的间管之间,氩气被称为冷却气也叫做等离子体气,氩 升的速度通入中心管和中间管,分别成为载气和辅助助气和冷却气通入中管和外管,这时中管中没有气体应线圈,高频电源的频率大约选择为 27 到 40 兆赫兹在 1 到 1.5 千瓦之间,高频电流在感应线圈内产生同。高压线圈产生尖端放电,Ar 气流在管内进行放电,离,这时感应电流出现。产生的感应电流使气体温度像火炬一样的形状也就是 ICP 炬焰。作为光谱分析的光源,ICP 炬焰的形状是环形放电而且为这种结构使 ICP 光源优于其它光源,较高的频率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马航;何俊杰;万邦隆;曾波;;磷酸三丁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磷肥与复肥;2019年04期

2 刘少陵;刘蒲;刘新月;;磷酸三丁酯负载聚氨酯泡塑萃取色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铀[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3 屈义彬;王镜明;;五氯亚硝酰合铱酸根[Ir(NO)Cl_5]~-在盐酸-磷酸三丁酯体系中的萃取行为[J];化学学报;1987年07期

4 谭龙华;王福祥;;反相萃取(柱)色层分离铊(Ⅲ)的探讨及其在测定矿石中微量铊(Ⅲ)的应用[J];分析化学;1987年03期

5 刘传胜,郭继光;磷酸三丁酯萃取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的研究[J];黄金;1988年04期

6 刘日辉;稀释剂对磷酸三丁酯萃取金的影响[J];湿法冶金;1988年01期

7 龚钰秋;夏世华;姜美春;;TBP-TPPO二元中性体系对Au(Ⅲ)的协同萃取[J];贵金属;1988年01期

8 王金泉;;磷酸三丁酯通过技术鉴定[J];精细化工信息;1988年04期

9 包昌年;李德文;夏泉;金英花;;磷酸三丁酯萃取苯酚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8年02期

10 谭龙华;杨立昌;宋海涛;郑松岩;;反相萃取柱色层分离锂的探讨及其在测定盐卤、矿石中锂的作用[J];分析化学;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心亮;贾臻;肖国林;;等离子体降解磷酸三丁酯动力学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2 李立朴;王钧;;用NMR方法研究由Mo引起的乳化物的结构[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3 陈柏桦;龚宇;王静;罗阳明;;无机-有机提铀材料:焦磷钼酸镐-磷酸三丁酯的研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尹娟娟;张海霞;;包埋磷酸三丁酯的磁性聚砜微胶囊的制备以及对酚的吸附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乔丽燕;杜小利;肖建雄;闫东;黄洁;宋纪蓉;;精品草酸的绿色生产工艺[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9分会:应用化学[C];2014年

6 常志显;于飞;李德亮;;三烷基胺与磷酸三丁酯协同络合萃取烟酸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刘作华;李艳;杜军;刘仁龙;范兴;陶长元;;电场强化转炉钒渣选择性浸取的研究[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8 张燕婕;;磷酸三丁酯纤维棉对金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测定金中的应用[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明玉;郑培楷;;乳状液膜法提取分离对氨基苯甲酸[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杨;郑卫芳;;PUREX流程溶剂辐照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国锋;有机羧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过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量有机相中钼等杂质元素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2 张辉;连续法合成磷酸三丁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3 李龙;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三丁酯测定方法及其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4 陈柏桦;焦磷钼酸锆—磷酸三丁酯提铀材料的研制及吸附机理[D];天津大学;2012年

5 吴俊;荧光碳点的微波辅助法制备、分离及其构效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6 高清伟;磷酸三丁酯和磷酸三异辛酯的合成及其固定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X;镉离子在液膜体系中的传输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成章;废有机溶剂磷酸三丁酯(TBP)的处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李想;香紫苏内酯合成废水的脱酸脱盐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10 丰晓利;络合萃取羟基苯甲酸稀溶液的平衡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9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09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