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碱土金属亚硒酸盐和碱金属碘酸盐光学晶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4:29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固体激光器的关键器件,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发现性能优良的非线性晶体材料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探索和筛选。过去研究表明,选用易发生二阶姜泰勒效应畸变的d~0过渡金属离子和含有孤对电子的阳离子,具有π共轭体系的平面三角形阴离子基团和易发生极性位移的d~(10)组态的阳离子来设计构筑理想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水热法合成非线性光学晶体为导向,结合含有孤对电子的Se~(4+)离子和d~(10)组态的Cd~(2+)离子,同时引入碱土金属阳离子,合成了四个新的亚硒酸盐化合物,并系统的探究了碱土金属离子半径对亚硒酸盐化合物结构的影响作用;结合含有孤对电子的I~(5+)和Bi~(3+)离子,在碱金属阳离子的调控下合成了中心和非中心对称的两个新碘酸盐化合物,并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体如下:1.四个新的亚硒酸盐化合物分别是MgCd_3(SeO_3)_4、Ca_(0.7)Cd_(2.3)(SeO_3)_3、SrCd(SeO_3)_2和BaCd(SeO_3)_2,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其晶体结构,并进行了热重、红外、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测试,同时进行了偶极矩计算。化合物MgCd_3(SeO_3)_4展示了一个由二维[Cd_3O_(12)]_n层和孤立的SeO_3基团构成的三维[Cd_3(SeO_3)_4]~(2-)框架结构,其中[Cd_3O_(12)]_n层是由[Cd_2O_(10)]~(16-)二聚体和蝴蝶状的[Cd_4O_(20)]~(32-)四聚体组成的。Ca_(0.7)Cd_(2.3)(SeO_3)_3是由[Cd(SeO_3)]_n双链形成的平滑二维[Cd_2(SeO_3)_3]_n层结构。SrCd(SeO_3)_2展示了一个由共顶点连接的CdO_6八面体和SeO_3基团形成的波浪状二维[Cd(SeO_3)_2]_n层结构。BaCd(SeO_3)_2的结构是Z字形[CdO_4]_n链和SeO_3基团形成的风车状一维[Cd(SeO_3)_2]_n链。碱土金属与氧原子连接展现出规则有趣的结构花纹,从MgO_6八面体和CaO_7多面体,到SrO_9三帽三角棱柱形成的丝带链和BaO_(12)二十面体形成的水镁石层,同时SeO_3基团展现了从四齿到六齿的配位模式。这些灵活的结构表明碱土金属离子半径对镉亚硒酸盐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这为结构的调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2.两个碘酸盐化合物是非心的NaBi(IO_3)_4和中心对称的KBi(IO_3)_3(OH)。化合物NaBi(IO_3)_4展示了一个由[BiI_4O_(13)]_n层和[BiI_3O_(11)]_n层构成的含有Bi_4I_4 8-元环通道的二维[Bi(IO_3)_4]~-双层结构,其中[BiI_4O_(13)]_n层和[BiI_3O_(11)]_n层都是由BiO_8多面体和IO_3基团通过O原子共顶点连接形成的。KBi(IO_3)_3(OH)是由单帽的八面体BiO_7连接IO_3基团形成的一维[Bi(IO3)_3]_n链结构。NaBi(IO_3)_4和KBi(IO_3)_3(OH)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分别展示了3.45和3.50 eV的宽带隙。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结构与其光学性能的关系。粉末倍频信号显示非心化合物NaBi(IO_3)_4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效应~5×KDP,透光范围可达0.35-12μm,表明该化合物在中红外波段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学位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734
【部分图文】:

过渡金属阳离子,晶体结构,基团,离子


(a) (b)图 1-4 (a)IO43-和 IO3-基团形成的[I3O8] 离子;(b)化合物 NaI3O8的晶体结构 d0组态的过渡金属阳离子的碘酸盐0组态的过渡金属阳离子主要有 Ti4+,V5+,Nb5+,Mo6+等,因为 SOJT 效应的原因

线性排列,基团,晶体结构,化合物


其信号可达到~12.5 KDP(500 α-SiO2),并且是第一类相位匹配的(图1-8b)。此外,稳定性可以达到 400℃,具有较宽的带隙 3.3eV,是一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晶体。随后2005年,胡章贵课题组报道了一列结晶于 P212121空间群的 Bi2(IO4)(IO3)3化合物,是由 IO3和 IO4基团以及 BiO8和 BiO9的多面体形成的三维结构(图 1-9a),非

晶体结构,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内容


化合物Bi(IO3)F2的晶体结构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水稻吸收亚硒酸盐分子机制获破解[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年24期

2 朱建明;雷磊;肖湘;袁永强;秦海波;苏惠;;地衣芽孢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年03期

3 K.M.Holtzclaw;李棠庆;;一种测定土壤溶液和天然水中亚硒酸盐的灵敏比色法[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4 赵美芝;土壤和粘粒矿物对亚硒酸盐的吸附和解吸[J];土壤;1989年01期

5 赵美芝;土壤和粘粒矿物对亚硒酸盐的吸附和解吸[J];土壤学报;1991年02期

6 殷行行;郑向群;丁永祯;冯人伟;师荣光;成卫民;陈f"圳;;亚硒酸盐对旱稻吸收、转运砷及其氧化性胁迫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5期

7 刘民;付荣恕;;亚硒酸盐对泥鳅的急性毒性[J];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张联合;郁飞燕;邓坤;谢玉松;;大豆根系吸收亚硒酸盐的生理特性研究[J];大豆科学;2014年04期

9 朴河春,袁芷云,刘广深,洪业汤;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在土壤中吸附作用差异[J];土壤通报;1996年03期

10 王明义;梁小兵;朱建明;郑娅萍;魏中青;赵由之;;2株具有亚硒酸盐还原能力细菌的筛选和鉴定[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粟静;石遵计;李永熙;李绪明;王革娇;郑世学;;亚硒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其所处环境中细菌的多样性[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丹;粟静;宋玉梅;姚蓉;张磊磊;王革娇;郑世学;;恩施硒矿区亚硒酸盐还原菌的多样性及其还原特性[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冠男;刘新会;李德先;陈明;;几种土壤对亚硒酸盐吸附解吸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2015年

4 曹雪丽;毛江高;;金属Hg(Ⅱ)-V(Ⅴ)和Hg(Ⅰ)-V(Ⅳ)的亚硒氧化物的合成与结构[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李培欣;毛江高;;于Pb~Ⅱ/Bi~Ⅲ-TM(d~0)-Se~Ⅳ-O体系中探索新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陈大清;梁红;龙永豪;彭锐彬;李亚男;;烟草超表达硒代谢关联基因对硒盐胁迫的效应[A];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4年

7 袁晓青;冯美玲;黄小荥;;一维稀土亚硒酸羧酸化合物:Ln(SeO_3)(2,6-pdcH)(H_2O)_2[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吴国柱;;硒生物学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克;我国科学家水稻吸收硒元素研究获突破[N];粮油市场报;2013年

2 记者 张克;我科学家水稻吸收硒元素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万亚男;硒对水稻吸收、转运及累积镉的影响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刘新伟;硫调控甘蓝型油菜吸收亚硒酸盐的作用过程[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黄青青;水稻和小麦对硒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琪;水稻和小麦对有机硒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英杰;碱土金属亚硒酸盐和碱金属碘酸盐光学晶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胡惠影;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JZ07富集转化硒的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年

3 者渝芸;长期不同管理方式土壤和磷对硒吸附解吸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哲;外源硒在小白菜和小麦体内的分布及形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郭璐;作物对外源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动态吸收的差异及其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连照勋;有机无机杂化的钒亚硒酸盐的水热合成与结构化学[D];福州大学;2004年

7 甄延忠;含过渡金属的钼亚硒酸盐的水热合成、结构以及性质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满楠;土壤中外源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老化过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于淑慧;磷对水稻吸收硒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刘民;亚硒酸盐对泥鳅毒性作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9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09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