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自由基促进的环烷醇的开环反应和杂芳基迁移反应

发布时间:2020-09-16 21:33
   远端官能团化的脂肪酮类化合物作为常见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生物活性分子中,高效合成此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环烷醇的开环反应和三级醇的迁移反应均可快速合成羰基远端官能化产物。鉴于此,本人在硕士阶段主要利用自由基促进的环烷醇的开环反应和杂芳基迁移反应从事此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锰催化的环丁醇开环肼化反应我们主要介绍了锰催化的环丁醇开环肼化反应。在醋酸锰催化下,环丁醇被单电子氧化形成烷氧自由基,经过C-C键选择性断裂形成烷基自由基,该烷基自由基被偶氮二甲酸二叔丁酯捕获,高效制备了γ-取代的脂肪肼类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良好,并且具有专一的区域选择性。(2)可见光催化的小张力环烷醇开环溴化反应由于环张力小,碳环更加稳定,小张力环烷醇的开环反应更具有挑战性。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可见光催化的小张力环烷醇开环溴化反应。我们以环戊醇作为底物,醋酸碘苯作为氧化剂,N-溴代丁二酰亚胺作为溴源,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成功实现了开环溴化反应,该反应不仅适用于环戊醇的开环溴化反应,对环己醇、环庚醇、十二环醇、十五环醇的开环溴化反应同样适用。通过该方法可以构建常规方法难以制备的远端溴代脂肪酮类化合物。(3)可见光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的二/单氟烷基杂芳基化反应我们主要介绍了可见光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的二/单氟烷基杂芳基化反应。我们以苯并噻唑取代的三级醇作为底物,溴二氟乙酸乙酯等各种含氟烷基化试剂作为含氟试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通过1,4-杂芳基迁移反应,快速实现了非活化烯烃的二/单氟烷基杂芳基化。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2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卫兴;马晓冬;朱梦;牟城建;;关于开环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教学讨论[J];教育现代化;2018年13期

2 丁新腾;葛羽;滕铸;范君瑶;;镁对3-氯-2-烃基四氢呋喃的开环反应[J];有机化学;1987年04期

3 丁新腾;葛羽;滕铸;范君瑶;;3-氯-2-烃基四氢吡喃的镁开环反应[J];化学学报;1987年11期

4 皇起中,张元勤,曾宪诚;热动力学的研究(Ⅵ)——环氧氯丙烷开环反应的热动力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7期

5 皇起中;蔡军;周长军;;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环氧氯丙烷开环反应[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6 史真,李诤,白银娟;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0年03期

7 孙堂旭;王庆法;张香文;;十氢萘选择性加氢开环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年06期

8 苏宇,李来才,廖显威;碱性条件下两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开环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9 任学敏;王春;庚丽丽;姬永丰;;苯酞开环反应条件的优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丁从文;赵吉吉;;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在乙二胺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琼;朱晓磊;杨光富;;三唑并嘧啶类衍生物的肼解开环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母伟花;方德彩;;吖丙啶和乙烯亚胺在碘化锂作用下开环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培俊;朱佑民;刘珍;柴卓;;路易斯酸催化外消旋吖丙啶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祁宇;俞丙然;徐福建;;基于开环反应构建多功能阳离子载体[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G:药物控释载体高分子[C];2017年

5 周正洪;李康应;唐除痴;;(S)-或(R)-1,1’-联萘-2,2’-二氧基二硫代磷酸与内消旋环氧烷的非对映选择开环反应[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刘峰毅;Keiji Morokuma;;螺吡喃光致开环反应中的内转换和光致变色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7 俞丙然;朱艺文;徐福建;;通过开环反应构建多功能抗菌材料[A];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8 黄小军;莫东亮;张廷珂;戴立信;侯雪龙;;手性含膦环钯催化的烯基硼酸与氧杂双环烯烃的开环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吕宗超;黄毅勇;;氮杂环丙烷与胺之间的开环反应研究[A];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10 祁正航;王勇;王兴旺;;铑催化的氧杂双环烯烃的不对称开环反应机理与选择性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宁;原位形成的偕二氟环丙醇硅醚的开环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赵坤;不对称Catellani反应以及环状高碘盐不对称开环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李锐;一氧化氮参与的α、β不饱和酮的硝化反应及环氧酮开环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李燕;α-羰基环二硫缩烯酮中1,3-二硫戊环的开环反应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登泰;激光诱导[2+2]环加成及开环反应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鲍红丽;手性路易斯酸催化的环氧化合物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季秀芳;新型双环环丁酮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开环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韩晓丹;环丁烯酮的开环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宇;金属试剂参与的环丙烯开环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琼;新型三唑并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平;自由基促进的环烷醇的开环反应和杂芳基迁移反应[D];苏州大学;2018年

2 卿远辉;氮丙啶亲核开环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民;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培俊;路易斯酸催化的有机胺对吖丙啶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堂旭;十氢萘选择性开环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孟庆元;有机还原剂在1,2-环氧化合物选择性开环反应中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黄晓英;过氧化氢环境友好性氧化开环反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于家琳;柴油芳烃选择性开环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范媛;NO与三元杂环化合物自由基立体开环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刘玉衡;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0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20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