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并噻唑荧光团的磷酸根探针及次溴酸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9-17 16:48
近年来,荧光探针由于其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实时监测、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环境科学、生物成像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苯并噻唑因为其具有离域的大π键和刚性平面结构,常作为荧光基团被广泛应用到荧光探针中。本论文以苯并噻唑衍生物为荧光基团,开展了以下两部分研究工作:1.设计合成了 一个新的基于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的探针化合物HB-1。经实验研究发现化合物HB-1能高效专一的识别磷酸根离子(Pi)。在探针化合物的DMSO-HEPES溶液中加入Pi后,诱导酯键断裂,释放出荧光团,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紫外吸收光峰红移了 79 nm,同时在465 nm处的荧光强度也增强了 210倍,肉眼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淡蓝色荧光。而且,探针HB-1被成功应用于HeLa细胞的荧光成像,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判断细胞中是否含有外源性Pi的存在。2.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苯并噻唑荧光基团的探针化合物HB-2,这是一个用于专一识别次溴酸(HBrO)的比率型探针。在HB-2的CH3CN-HEPES溶液中加入HBrO反应后,探针环化形成硫亚胺键,使体系共轭程度增大,反应体系在447 nm处的荧光发射峰逐渐降低,在580 nm处新产生的发射峰逐渐增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橙色,在447 nm和580 nm两处波长所对应的荧光强度比值从0.02增加到4.68,增强了约234倍,肉眼可见橙色荧光。而且,探针HB-2被成功应用于4T1细胞的荧光成像,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判断细胞中是否含有外源性HBrO的存在。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57.3
【部分图文】:
若返回到激发态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光”。每一个分逡逑子具有一系列严格分离的能级,而每个电子能级中又包含一系列的振动能层和转逡逑动能层,如图1.1所示:图中基态用S0表示,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和第二电子激逡逑发单重态分别用31和82表示,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用T!表示,第二激发三重态逡逑用T2表示。根据Kasha规则,荧光多为Si—So跃迁。通常情况下,荧光分子都逡逑处于基态S0,吸收光能后,荧光分子的电子因被激发而处于第一激发态Si或第逡逑二激发态S2中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而当分子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逡逑状态极不稳定,会以振动弛豫(w)和内转化(ic)的方式释放部分能量下降到逡逑第一激发态的最低能级S,。然后,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以辐射跃迁的方逡逑式回到基态单线态SQ所发出的光就是荧光。此外,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逡逑先通过系间窜越(isc)的方式移至乃或T2,处于T2的电子会经过振动弛豫(vr)逡逑和内转化(ic)的方式下降到L
若返回到激发态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光”。每一个分逡逑子具有一系列严格分离的能级,而每个电子能级中又包含一系列的振动能层和转逡逑动能层,如图1.1所示:图中基态用S0表示,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和第二电子激逡逑发单重态分别用31和82表示,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用T!表示,第二激发三重态逡逑用T2表示。根据Kasha规则,荧光多为Si—So跃迁。通常情况下,荧光分子都逡逑处于基态S0,吸收光能后,荧光分子的电子因被激发而处于第一激发态Si或第逡逑二激发态S2中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而当分子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逡逑状态极不稳定,会以振动弛豫(w)和内转化(ic)的方式释放部分能量下降到逡逑第一激发态的最低能级S,。然后,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以辐射跃迁的方逡逑式回到基态单线态SQ所发出的光就是荧光。此外,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逡逑先通过系间窜越(isc)的方式移至乃或T2,处于T2的电子会经过振动弛豫(vr)逡逑和内转化(ic)的方式下降到L
识别信息转换为荧光信号的转换器,决定了探针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报告基团则逡逑决定了识别的灵敏度,而连接体部分则可起到分子识别枢纽的作用。其基本结构逡逑单元如图1.3所示。逡逑用作荧光探针的有机荧光探针主要有以下几种:氟硼二吡略(BODIPY)逡逑[14-15]、香豆素(Coumarin)[16-18】、罗丹明(Rhodamine)119—201、荧光素(Fluorescein)逡逑[21-22]、惠(Anthracene)邋[23-24】、苯并噪二哩(NBD)邋[25—26]、萘酰亚胺(Naphthalimide)逡逑[27]、菁类染料(Cyanine)邋l281、ESIPT类染料1291等,如图1.4。这些荧光团大多都逡逑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较高的稳定忡和较长的发射波长|3(>1。逡逑5逡逑
本文编号:2820965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57.3
【部分图文】:
若返回到激发态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光”。每一个分逡逑子具有一系列严格分离的能级,而每个电子能级中又包含一系列的振动能层和转逡逑动能层,如图1.1所示:图中基态用S0表示,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和第二电子激逡逑发单重态分别用31和82表示,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用T!表示,第二激发三重态逡逑用T2表示。根据Kasha规则,荧光多为Si—So跃迁。通常情况下,荧光分子都逡逑处于基态S0,吸收光能后,荧光分子的电子因被激发而处于第一激发态Si或第逡逑二激发态S2中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而当分子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逡逑状态极不稳定,会以振动弛豫(w)和内转化(ic)的方式释放部分能量下降到逡逑第一激发态的最低能级S,。然后,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以辐射跃迁的方逡逑式回到基态单线态SQ所发出的光就是荧光。此外,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逡逑先通过系间窜越(isc)的方式移至乃或T2,处于T2的电子会经过振动弛豫(vr)逡逑和内转化(ic)的方式下降到L
若返回到激发态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光”。每一个分逡逑子具有一系列严格分离的能级,而每个电子能级中又包含一系列的振动能层和转逡逑动能层,如图1.1所示:图中基态用S0表示,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和第二电子激逡逑发单重态分别用31和82表示,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用T!表示,第二激发三重态逡逑用T2表示。根据Kasha规则,荧光多为Si—So跃迁。通常情况下,荧光分子都逡逑处于基态S0,吸收光能后,荧光分子的电子因被激发而处于第一激发态Si或第逡逑二激发态S2中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而当分子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逡逑状态极不稳定,会以振动弛豫(w)和内转化(ic)的方式释放部分能量下降到逡逑第一激发态的最低能级S,。然后,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以辐射跃迁的方逡逑式回到基态单线态SQ所发出的光就是荧光。此外,处于第一激发单线态的电子逡逑先通过系间窜越(isc)的方式移至乃或T2,处于T2的电子会经过振动弛豫(vr)逡逑和内转化(ic)的方式下降到L
识别信息转换为荧光信号的转换器,决定了探针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报告基团则逡逑决定了识别的灵敏度,而连接体部分则可起到分子识别枢纽的作用。其基本结构逡逑单元如图1.3所示。逡逑用作荧光探针的有机荧光探针主要有以下几种:氟硼二吡略(BODIPY)逡逑[14-15]、香豆素(Coumarin)[16-18】、罗丹明(Rhodamine)119—201、荧光素(Fluorescein)逡逑[21-22]、惠(Anthracene)邋[23-24】、苯并噪二哩(NBD)邋[25—26]、萘酰亚胺(Naphthalimide)逡逑[27]、菁类染料(Cyanine)邋l281、ESIPT类染料1291等,如图1.4。这些荧光团大多都逡逑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较高的稳定忡和较长的发射波长|3(>1。逡逑5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云罡,徐建兴;线粒体,活性氧和细胞凋亡[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永祥;用于细胞分析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传感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善伟;反应型阴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2 赵超;同步荧光法快速检测苯并[a]芘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0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2096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