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氨基酸共催化制备N-亚磺酰亚胺和N-磺酰亚胺的反应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21.251
【部分图文】: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了芳香磺酰胺类化合物与芳香醛类化合物在室温下的缩合反应,该体系剂条件下完成的(Eq. 1-7)。FeCl3作为一种 Lewis 酸,在 2009 年,首次被 Christophe Darcel 课题催化醛与磺酰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 N-磺酰亚胺类化合物(Eq. 1-8)。该体 4 mol% FeCl3作催化剂,室温条件下在乙醇中反应 1h 就可以得到相对亚胺类化合物。随后,作者对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做出初步的推测(Fig1
Jae Nyoung Kim 等[55]以当量的三氟醋酸酐作为酸性脱水剂,做溶剂在 45oC 条件下反应,可以促进磺酰胺与醛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胺类产物(Eq. 1-16)。作者在文章中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倒,亚胺首先进攻醛羰基形成醇胺中间体,接着与三氟乙酸酐反应得到三氟物,随后分子内脱去一分子三氟乙酸得到磺酰亚胺产物(Fig 1.4)。该反用性较窄。
Fig1.5 Possible mechanism图 1.5 可能机理作者对该 NO 促进铁催化醇氧化反应体系的机理进行了进首先,亚硝酸钠在该体系下被三价铁 FeIII-TEMPO 中间体二氧化氮,生成二价铁 FeII-TEMPOH 中间体,体系中的化为二氧化氮,随后二氧化碳氧化 FeII-TEMPOH 为 FeIII子的水,在另一个循环中,三价铁 FeIII-TEMPO 中间体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雁君;;布洛芬中间体O—对甲苯磺酰乳酸甲酯的合成[J];济宁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2 黄维垣;胡里清;;全氟烷基磺酰碘的化学[J];化学学报;1988年11期
3 刘增勋;陈端美;;氯磺酰异氰酸酯(CSI)试剂的制备和应用[J];化学试剂;1989年01期
4 令狐蓉;金明姣;潘思竹;;影响甲磺酰菌唑在土壤中降解因素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5年04期
5 何福江;;苯磺酰T脲衍生物的合成[J];南药译丛;1960年02期
6 洪湖;;新型除草剂氟磺酰草胺的合成[J];安徽化工;2014年02期
7 万宏剑;王俊;王金菊;高晨琛;曹斌;王洪雷;;磺酰磺隆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和研究[J];现代农药;2017年06期
8 顾红,许同桃;4-(2-溴乙酰基)甲磺酰苯胺的合成工艺研究[J];天津化工;2004年05期
9 刘菲;刘楠;何菱;;磺酰脒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合成化学;2014年04期
10 吕延文;郑土才;余志群;;7-(1-芳磺酰氨基硫代甲酰基哌嗪-4-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菌活性[J];化学世界;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从文;大环超分子磺酰硫脲类受体的绿色合成与阴离子识别[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运哲;铁-氨基酸共催化制备N-亚磺酰亚胺和N-磺酰亚胺的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马国华;双氟磺酰亚胺锂电解液与铝正集流体的界面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任鹤翔;以炔酸酯为原料合成3-磺酰香豆素[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万国翔;水中制备单取代的磺酰环硫脲的方法[D];天津大学;2012年
5 贺凤丹;磺酰膦酰杂交肽的合成及羟甲芬太尼的不对称合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令狐蓉;20%甲磺酰菌唑悬浮剂在番茄上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马琳;烷氨基磺酰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液晶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8 徐圣君;铜催化氧化缩合制备N-亚磺酰亚胺和N-磺酰亚胺的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9 陈培培;基于(氟磺酰)(2,2,2-三氟乙氧基磺酰)亚胺阴离子碱金属盐及其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乔玉普;4-甲基苯磺酰(全氟丁基磺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8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4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