锇氮基配体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氨硼烷脱氢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9:30
近些年,理论储氢量高达19.6 wt%的氨硼烷(NH3BH3,AB)作为潜在的储氢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氨硼烷直接热解释氢所需温度较高,且伴有杂质气体产生、体积膨胀等问题。为此,一系列改善氨硼烷释氢性能的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其中,利用金属配合物催化氨硼烷脱氢是最有效方法之一。迄今为止,国际上已研究的氨硼烷脱氢催化剂涉及前、中、后过渡系的多种金属。然而,第三过渡系金属锇催化氨硼烷脱氢的研究报道却非常有限,目前仅有Esteruelas小组的两例报道。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含N配体的锇配合物在催化H2转化反应中展现出优越的性能,可实现醇或胺脱氢等,表明锇配合物可催化断裂O-H,N-H等极性共价键。氨硼烷分子中同时存在B-H和N-H共价键,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断裂。因此,我们认为选用合适的N配体形成锇配合物同样也可用于催化氨硼烷释氢。为此,本论文设计利用吡唑、乙二胺、2,2-联吡啶、(取代/非取代)邻苯二胺和(取代/非取代)1,10-菲啰啉等含N配体合成系列锇配合物,并将它们应用于催化氨硼烷脱氢反应中。结果表明:...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氨基乙硼烷ADB的结构式胺硼烷成键的突出特点是可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双氢键,即正电性氢(Hδ+)与负电性氢(Hδ-)之间的一种静电吸引弱相互作用[27-28]
4图 1-2 DADB 和 AB 的形成机理双氢键的形成使得胺硼烷中电性相反的 B-H 和 N-H 同时被活化,容易以氢气的式释放出来[35],这也是近些年一直备受关注的胺硼烷类化合物作为潜在储氢材料的论依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氨硼烷(NH3BH3),它凭借高达 19.6 wt%的理论储量享有持久不下的关注度。此外,利用双氢键释氢还可以实现一些胺硼烷类化合物合成。例如在 1955 年的时候,Shore[36]就想到利用正负氢结合释氢的原理(RN-Hδ+Hδ--BR' = RN-BR' + H2),通过用铵盐和硼氢化物进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氨硼烷,而释放出氢气刚好为这个复分解反应提供动力,反应见式(1-1):NH4++ BH4–→ [NH4][BH4] → NH3BH3 + H2 ↑ (1-1)再比如一些氨硼烷衍生物的合成,反应见式(1-2)和式(1-3):NH3BH3+ HCl → NH3BH2Cl + H2 ↑ (1-2)NaH + NH3BH3→ NaNH2BH3 + H2 ↑ (1-3)
Shaw[49]和他的团队通过在有机溶剂乙二醇二甲醚溶液中对氨硼烷释氢机理的研表明:氨硼烷在溶液状态下会首先生成 DADB,该过程可逆,DADB 继而转化成 CDCDB 同样会与 AB 反应放出氢气,继续转化成 BCDB 和 CTB,最终生成 PB。不同是,通过15NH3和四氢呋喃硼烷在-78 ℃条件下合成15NH3BH3,进而通过监测11B NM和15N NMR 核磁,可以发现溶液状态下的释氢过程不会生成链状 NH3BH2NHBH2BH3NH3BHNH2,也没有监测到 NH2BH2的信号,该反应过程如图 1-4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容量储氢材料LiBH4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蔡伟通,杨元政.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6)
[2]Os络合物催化烯烃加氢和异构化反应(英文)[J]. Giorgio Chelucci,Gérard A.Pinna,Giansalvo Pinna,Maurizio Solinas,Barbara Sechi. 催化学报. 2016(11)
[3]有机液体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张媛媛,赵静,鲁锡兰,张德祥. 化工进展. 2016(09)
[4]新能源危机中的大国对策[J]. 任皓. 中国石油石化. 2016(Z1)
[5]有机液体储氢研究进展及危险性分析[J]. 贾学五,张帆,徐伟,石宁.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5(11)
[6]轻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体系[J]. 刘新,吴川,吴锋,白莹. 化学进展. 2015(09)
[7]轻金属硼氢化物可逆储氢材料研究进展[J]. 康向东,王平.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12)
[8]化学储氢研究进展[J]. 周鹏,刘启斌,隋军,金红光. 化工进展. 2014(08)
[9]氨硼烷:一种高性能化学储氢材料[J]. 李慧珍,王芃远,陈学年. 科学通报. 2014(19)
[10]双核双金属酞菁(FeCoPc2)阴极催化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J]. 马金福,刘艳,赖俊华,柳永宁. 电化学. 2009(03)
本文编号:2930370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氨基乙硼烷ADB的结构式胺硼烷成键的突出特点是可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双氢键,即正电性氢(Hδ+)与负电性氢(Hδ-)之间的一种静电吸引弱相互作用[27-28]
4图 1-2 DADB 和 AB 的形成机理双氢键的形成使得胺硼烷中电性相反的 B-H 和 N-H 同时被活化,容易以氢气的式释放出来[35],这也是近些年一直备受关注的胺硼烷类化合物作为潜在储氢材料的论依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氨硼烷(NH3BH3),它凭借高达 19.6 wt%的理论储量享有持久不下的关注度。此外,利用双氢键释氢还可以实现一些胺硼烷类化合物合成。例如在 1955 年的时候,Shore[36]就想到利用正负氢结合释氢的原理(RN-Hδ+Hδ--BR' = RN-BR' + H2),通过用铵盐和硼氢化物进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氨硼烷,而释放出氢气刚好为这个复分解反应提供动力,反应见式(1-1):NH4++ BH4–→ [NH4][BH4] → NH3BH3 + H2 ↑ (1-1)再比如一些氨硼烷衍生物的合成,反应见式(1-2)和式(1-3):NH3BH3+ HCl → NH3BH2Cl + H2 ↑ (1-2)NaH + NH3BH3→ NaNH2BH3 + H2 ↑ (1-3)
Shaw[49]和他的团队通过在有机溶剂乙二醇二甲醚溶液中对氨硼烷释氢机理的研表明:氨硼烷在溶液状态下会首先生成 DADB,该过程可逆,DADB 继而转化成 CDCDB 同样会与 AB 反应放出氢气,继续转化成 BCDB 和 CTB,最终生成 PB。不同是,通过15NH3和四氢呋喃硼烷在-78 ℃条件下合成15NH3BH3,进而通过监测11B NM和15N NMR 核磁,可以发现溶液状态下的释氢过程不会生成链状 NH3BH2NHBH2BH3NH3BHNH2,也没有监测到 NH2BH2的信号,该反应过程如图 1-4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容量储氢材料LiBH4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蔡伟通,杨元政.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6)
[2]Os络合物催化烯烃加氢和异构化反应(英文)[J]. Giorgio Chelucci,Gérard A.Pinna,Giansalvo Pinna,Maurizio Solinas,Barbara Sechi. 催化学报. 2016(11)
[3]有机液体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张媛媛,赵静,鲁锡兰,张德祥. 化工进展. 2016(09)
[4]新能源危机中的大国对策[J]. 任皓. 中国石油石化. 2016(Z1)
[5]有机液体储氢研究进展及危险性分析[J]. 贾学五,张帆,徐伟,石宁.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5(11)
[6]轻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体系[J]. 刘新,吴川,吴锋,白莹. 化学进展. 2015(09)
[7]轻金属硼氢化物可逆储氢材料研究进展[J]. 康向东,王平.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12)
[8]化学储氢研究进展[J]. 周鹏,刘启斌,隋军,金红光. 化工进展. 2014(08)
[9]氨硼烷:一种高性能化学储氢材料[J]. 李慧珍,王芃远,陈学年. 科学通报. 2014(19)
[10]双核双金属酞菁(FeCoPc2)阴极催化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J]. 马金福,刘艳,赖俊华,柳永宁. 电化学. 2009(03)
本文编号:2930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93037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