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及其相似品的鉴别及掺伪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01:31
三七(PN)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由于其巨大的药用价值而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三七生长条件苛刻、资源短缺,导致三七价格持续走高。市场上经常出现外观与三七相似的伪品掺入三七中,如莪术(RC)、姜黄(CL)和高良姜(RAO)等。中药成分复杂,如何对三七及其相似品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是一个难点。近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由于无损、快速、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复杂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探讨近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及其相似品进行鉴别和掺伪定量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三七及其相似品的鉴别。从天津市药店购买三七样品25个,莪术、姜黄、高良姜样品各28个,共109个样品。将每个样品分别磨粉、过120目筛子后,直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根据Kennard and Stone(KS)算法将样品分为70个训练集样品和39个预测集样品。比较系统聚类分析(H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和极限学习机(ELM)五种模式识别方法对109个中药样品的鉴别能力。利用训练集样品确定最佳参数并建...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植物三七的外形特征图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药理作用不断被开发利用,人们对三七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图1-2三七中部分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三七,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其有效活性物质与人参相似,含有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e以及其特有的三七皂苷R1等。通过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够促进脑部组织血液灌注;人参皂苷Rd能够抗凝血;人参皂苷Rh1能够抑制大脑中枢活动;人参皂苷Re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三七皂苷R1能够减轻氧化反应,同时能够修复受损的线粒体、调节基因表达等。综合临床效果来看,三七能够消肿止痛、止血化瘀、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肝脏,同时,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5-7]。由于三七极高的药用价值导致人们对三七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此,为保证三七的质量,需要对三七进行质量监控。在三七质量监控过程中,对掺伪三七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受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对三七质量的影响,三七市场出现资源短缺的现象,加之价格昂贵,很多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三七中掺入其他形态相似、肉眼无法鉴别的中药。古代曾发现三七根与白芨和牛蒡的混淆品,近代又发现以莪术(rhizomacurcumae,RC)、姜黄(Curcumalonga,CL)、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fcinarum,RAO)等冒充三七[8],它们的外形如图1-3所示。这不仅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古往今来,大量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寻找更加有效的三七质量控制方法。
第一章绪论3图1-3三七(A)及其三种相似中药莪术(B)、姜黄(C)、高良姜(D)1.2中药鉴别及质量控制常用方法目前中药的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产地鉴别、皂苷含量预测、黄酮含量检测、掺假鉴别、质量评价等方面。而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形态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和生物鉴定法三大类,其中理化鉴定法主要是利用中药中某些成分的化学性质或者物理性质,通过物理手段、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来鉴定中药的品种、真伪、内在质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或含量多少。由于中药的疗效取决于其所含有的某些成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所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鉴别中药的成分、真伪、药效组分及含量等是很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于中药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方法。1.2.1色谱法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等的差异,使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来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俄国植物学家Tsweet将混合的植物色素经提取洗脱后分离为不同的色带,由此提出“色谱法”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初,色谱法开始应用于中药分析,并于1977年列入《中国药典》。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色谱法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监测、食品、农业、医药等各方面。目前,色谱法已成为药典记载最多的一类用于中药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来实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七化学成分分离及药理作用研究探讨[J]. 杨武韬.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5)
[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烤烟产地判别[J]. 张辞海,胡芸,刘娜,彭黔荣,邵学广.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1)
[3]银镜增强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血清尿素[J]. 王翠翠,于晓明,蔡文生,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11)
[4]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产地鉴别及皂苷含量预测研究[J]. 李运,徐福荣,张金渝,王元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8)
[5]基于枸杞红外光谱人工神经网络的产地鉴别[J]. 李仲,刘明地,吉守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03)
[6]三七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分析[J]. 梁贺升,陈少瑾,郑集镇. 广东化工. 2014(14)
[7]60种植物类中药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其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的模式识别评价研究[J]. 王鹏,周洪雷,薛付忠,王振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1)
[8]硫酸香草醛显色-紫外吸收光谱法在三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丁永丽,王元忠,张霁,张庆芝,张金渝,金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02)
[9]A variable differential consensus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quantitativ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J]. DU GuoRong,CAI WenSheng & SHAO XueGuang * Research Center for Analytical Sciences,College of Chemist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2(09)
[10]顶空毛细管气相法测定三七提取物中有机溶剂残留量[J]. 王翰华,倪珍珍,姚彤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6)
本文编号:3343573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植物三七的外形特征图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药理作用不断被开发利用,人们对三七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图1-2三七中部分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三七,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其有效活性物质与人参相似,含有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e以及其特有的三七皂苷R1等。通过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够促进脑部组织血液灌注;人参皂苷Rd能够抗凝血;人参皂苷Rh1能够抑制大脑中枢活动;人参皂苷Re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三七皂苷R1能够减轻氧化反应,同时能够修复受损的线粒体、调节基因表达等。综合临床效果来看,三七能够消肿止痛、止血化瘀、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肝脏,同时,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5-7]。由于三七极高的药用价值导致人们对三七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此,为保证三七的质量,需要对三七进行质量监控。在三七质量监控过程中,对掺伪三七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受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对三七质量的影响,三七市场出现资源短缺的现象,加之价格昂贵,很多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三七中掺入其他形态相似、肉眼无法鉴别的中药。古代曾发现三七根与白芨和牛蒡的混淆品,近代又发现以莪术(rhizomacurcumae,RC)、姜黄(Curcumalonga,CL)、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fcinarum,RAO)等冒充三七[8],它们的外形如图1-3所示。这不仅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古往今来,大量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寻找更加有效的三七质量控制方法。
第一章绪论3图1-3三七(A)及其三种相似中药莪术(B)、姜黄(C)、高良姜(D)1.2中药鉴别及质量控制常用方法目前中药的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产地鉴别、皂苷含量预测、黄酮含量检测、掺假鉴别、质量评价等方面。而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形态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和生物鉴定法三大类,其中理化鉴定法主要是利用中药中某些成分的化学性质或者物理性质,通过物理手段、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来鉴定中药的品种、真伪、内在质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或含量多少。由于中药的疗效取决于其所含有的某些成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所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鉴别中药的成分、真伪、药效组分及含量等是很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于中药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方法。1.2.1色谱法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等的差异,使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来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俄国植物学家Tsweet将混合的植物色素经提取洗脱后分离为不同的色带,由此提出“色谱法”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初,色谱法开始应用于中药分析,并于1977年列入《中国药典》。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色谱法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监测、食品、农业、医药等各方面。目前,色谱法已成为药典记载最多的一类用于中药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来实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七化学成分分离及药理作用研究探讨[J]. 杨武韬.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5)
[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烤烟产地判别[J]. 张辞海,胡芸,刘娜,彭黔荣,邵学广.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1)
[3]银镜增强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血清尿素[J]. 王翠翠,于晓明,蔡文生,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11)
[4]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产地鉴别及皂苷含量预测研究[J]. 李运,徐福荣,张金渝,王元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8)
[5]基于枸杞红外光谱人工神经网络的产地鉴别[J]. 李仲,刘明地,吉守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03)
[6]三七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分析[J]. 梁贺升,陈少瑾,郑集镇. 广东化工. 2014(14)
[7]60种植物类中药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其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的模式识别评价研究[J]. 王鹏,周洪雷,薛付忠,王振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1)
[8]硫酸香草醛显色-紫外吸收光谱法在三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丁永丽,王元忠,张霁,张庆芝,张金渝,金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02)
[9]A variable differential consensus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quantitativ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J]. DU GuoRong,CAI WenSheng & SHAO XueGuang * Research Center for Analytical Sciences,College of Chemist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2(09)
[10]顶空毛细管气相法测定三七提取物中有机溶剂残留量[J]. 王翰华,倪珍珍,姚彤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6)
本文编号:3343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34357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