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钨酸/二氧化钛复合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4:40
由于TiO2具有不能选择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缺点,本文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对H3PW12O40/TiO2复合材料进行了改性,制备了H3PW12O40/TiO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对材料的晶型结构、形貌特点,光吸收性能等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实验和竞争实验探讨了H3PW12O40/TiO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具体研究如下:1.利用溶胶-凝胶法,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模板分子,酞酸丁酯同时作为钛源和可以混合模板分子的功能单体前驱体,制备了模板分子DBP与H3PW12O40/TiO2复合材料不同比例的H3PW12O40/TiO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TiO_2光催化剂概述
1.2.1 TiO_2光催化原理
1.2.2 纳米TiO_2的特性
1.2.2.1 纳米TiO_2的结构特性
1.2.2.2 纳米TiO_2的热力学性质
1.2.2.3 TiO_2纳米材料的电子特性
1.2.2.4 TiO_2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
1.2.3 TiO_2纳米材料的改性
1.2.3.1 掺杂
1.2.3.2 敏化
1.3 多金属氧酸盐
1.3.1 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POMs的设计制备
1.3.2 Keggin型和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特点
1.3.3 负载型HPAs光催化反应机理
1.3.4 HPAs负载TiO_2研究
1.4 分子印迹
1.4.1 MIPs的制备
1.4.2 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法的应用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仪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催化剂的制备
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2.4.1 光催化反应装置
2.4.2 光催化反应的步骤
2.4.3 选择性吸附和选择性降解实验步骤
2.4.4 光催化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的步骤
第三章 H_3PW_(12)O_(40)/TiO_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的表征
3.1 H_3PW_(12)O_(40)/TiO_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的表征
3.1.1 XRD测试
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3.1.3 扫描电镜(SEM)
3.1.4 透射电镜(TEM)
3.1.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1.6 光电流响应测试
3.1.7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
3.2 结果与讨论
3.2.1 XRD分析
3.2.2 红外光谱衍射分析
3.2.3 电镜分析
3.2.4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测试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2.6 光电流响应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_3PW_(12)O_(40)/TiO_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光催化性能和选择性的研究
4.1 结果与讨论
4.1.1 不同比例的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4.1.2 不同比例的光催化剂降解DBP水溶液的一级动力学方程
4.1.3 选择性吸附实验
4.1.3.1 选择性吸附DBP和DMP
4.1.3.2 选择性吸附DBP和DMP
4.1.4 选择性降解实验
4.1.4.1 选择性降解DBP和DMP
4.1.4.2 选择性降解DBP和PNP
4.1.5 H_3PW_(12)O_(40)/Ti O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光催化活性物种捕获试验
4.1.6 催化剂的循环实验
4.2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正丁酯的研究[J]. 施介华,胡玉华,王桂林,余红丽,李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7(02)
本文编号:3461810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TiO_2光催化剂概述
1.2.1 TiO_2光催化原理
1.2.2 纳米TiO_2的特性
1.2.2.1 纳米TiO_2的结构特性
1.2.2.2 纳米TiO_2的热力学性质
1.2.2.3 TiO_2纳米材料的电子特性
1.2.2.4 TiO_2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
1.2.3 TiO_2纳米材料的改性
1.2.3.1 掺杂
1.2.3.2 敏化
1.3 多金属氧酸盐
1.3.1 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POMs的设计制备
1.3.2 Keggin型和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特点
1.3.3 负载型HPAs光催化反应机理
1.3.4 HPAs负载TiO_2研究
1.4 分子印迹
1.4.1 MIPs的制备
1.4.2 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法的应用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仪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催化剂的制备
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2.4.1 光催化反应装置
2.4.2 光催化反应的步骤
2.4.3 选择性吸附和选择性降解实验步骤
2.4.4 光催化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的步骤
第三章 H_3PW_(12)O_(40)/TiO_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的表征
3.1 H_3PW_(12)O_(40)/TiO_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的表征
3.1.1 XRD测试
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3.1.3 扫描电镜(SEM)
3.1.4 透射电镜(TEM)
3.1.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1.6 光电流响应测试
3.1.7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
3.2 结果与讨论
3.2.1 XRD分析
3.2.2 红外光谱衍射分析
3.2.3 电镜分析
3.2.4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测试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2.6 光电流响应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_3PW_(12)O_(40)/TiO_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光催化性能和选择性的研究
4.1 结果与讨论
4.1.1 不同比例的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4.1.2 不同比例的光催化剂降解DBP水溶液的一级动力学方程
4.1.3 选择性吸附实验
4.1.3.1 选择性吸附DBP和DMP
4.1.3.2 选择性吸附DBP和DMP
4.1.4 选择性降解实验
4.1.4.1 选择性降解DBP和DMP
4.1.4.2 选择性降解DBP和PNP
4.1.5 H_3PW_(12)O_(40)/Ti O2复合分子印迹材料光催化活性物种捕获试验
4.1.6 催化剂的循环实验
4.2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正丁酯的研究[J]. 施介华,胡玉华,王桂林,余红丽,李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7(02)
本文编号:3461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46181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