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60]富勒烯吲哚啉与大位阻溴代物的电化学烷基化反应

发布时间:2021-11-05 11:23
  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其在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人们广泛地关注。鉴于这一点,化学家们在修饰富勒烯方面付出了相当大地努力,并发现了很多的方法和策略来合成富勒烯衍生物。在众多的合成方法中,电化学合成作为一种高效合成富勒烯衍生物的方法,由于其温和的反应条件,较好的区域选择性,相对高的产率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由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电化学性质的特殊性,利用电化学合成可以获得一些具有新奇的加成模式的产物。由之前的研究可以发现选择性生成不同加成模式的富勒烯衍生物大多取决于所研究的富勒烯杂环衍生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亲电试剂的位阻效应也是影响加成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亲电试剂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研究了[60]富勒烯吲哚啉二价负离子与2,4,6-三溴甲基三甲基苯的反应。通过控制亲电试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得到氢烷基化和二烷基化两种不同的1,2,3,16-加成类型的产物。随后,我们利用了空间位阻更大的二苯基溴甲烷作为亲电试剂。当二苯基溴甲烷用量较少时,会生成氢烷基化的1,2,3,16-加成模式的产物。但当我们扩大其的当量,并延长反应时间,加入少量的N...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60]富勒烯吲哚啉与大位阻溴代物的电化学烷基化反应


图1.1?c6C的结构??

伏安图,伏安,电解质,扫描速度


?第一章绪论???和检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电化学分析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富勒烯化学的??快速发展|4]。??1.2.?1富勒烯的电化学性质??Haufler等人15]于1990年以玻碳电极、标准氢电极、铂丝电极分别作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标准循环伏安测试体系,在0.05?M??[(?-Bu)4N]BF4作为支持电解质和0.05?M二茂铁作为内标的CH2C12溶液中采用此??三电极体系,首次得到了?C6(l的循环伏安曲线(图1.2)。他们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的限制,只得到了?C6〇的两对可逆的氧化还原波。此外,他们在实验中还发现相??比于C6G的还原过程,其氧化过程更难,遗憾的是他们未能得到C6G的氧化峰。??干??I?10i*A??//??、'??V??0,50?0.00?-050??!〇〇??EfVoli*?vrN.fU.>??图1.2C6q的循环伏安(CH2C]2为溶剂,[(?-Bu)4N]BF4为支持电解质,扫描速度为100mV/s)??1991年,Cox课题组[6]采用三电极体系,其中参比电极采用了饱和甘汞电极,??利用甲苯与二氯甲烷混合体系,通过对C6〇进行了循环伏安和差分脉冲伏安测试,??得到了富勒烯的第三对可逆氧化还原波(图1.3)。同年,Wudl课题组在研宄C60??和(:7〇的循环伏安特性时,发现两者的循环伏安特性非常类似。此外,他们还发??现使用不同的溶剂得到的循环伏安曲线有很大区别。其中不同的溶剂可以对C60??的£i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几乎没有影响£2的值(表1.1)。鉴于THF、CH2C12和??邻二氯苯(ODCB)拥有几乎一样的介电常数,

伏安图,循环伏安曲线,伏安,绪论


?第一章绪论???,^?h?f\?l\??——、厂?l\?/??v?,一"?.?^?..,..??^??c.ax?-0.5?-i??〇?-i??5??£,</XT,?ZV^XJ)??图1.3?Cm的循环伏安曲线(a)和差分脉冲伏安(b)。??表1.?1?〇60和〇7。在不问;谷剂中的还原波??QP08*?(v)^? ̄?THF?(V)*?CH;g2?(V)rf? ̄?PhCN?(V)rf??compd?scan?rale.?mV/??C;?£j?£j?£j?£j?Ej?£j?Ej?£j?£j?£2?£ ̄j??100?(Ag/AgCI) ̄-0?40?-0.76?-1:25?^oll?^oll ̄-1?39 ̄ ̄-0?33 ̄-0.73 ̄ ̄-1.22-0.33?-0.76?-1.25??1000?(Ag/A<Cl)?-0?41?-0.81?-1.27?-0.18?-0?81?-J?40?-0?39?-0.78?-1.25?-0.33?-0?78??Cy〇?l〇0(Ag/AgCl)?-041?-0.78?-0.18?-0?74?-1.28?-0.38?-0.76?-1.17?-0.33*?-0.74*??1000?(Ai/AgCI)?-0.32*?-0.77*?-1.23*?-0.19?-0?78?-)?.29?-0.35?-0.74?-1.17??Fc^?100?(At/AgCl)?+0.67?+0.67?-f〇.S9?+0.58????ODCB?篇?o*dichtorobenicnc.?*Scan?rate?■?25?mV/s.?*?Fc


本文编号:3477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477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