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硅罗丹明的构建策略及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发布时间:2021-11-06 18:16
硅罗丹明染料具有比罗丹明染料更好的抗光漂白性和近红外发射,同时保留了罗丹明染料在许多生物学应用中的关键优势,例如水溶性以及线粒体的靶向性。目前,硅罗丹明的合成一般是通过芳基锂和硅杂蒽酮反应,功能化修饰需要复杂的保护策略。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硅罗丹明的新合成策略。线粒体是产生真核细胞正常运作所需的大部分能量的细胞器,并在许多重要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信号传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以及钙离子储存。线粒体充当细胞的动力源,其温度变化可能是细胞凋亡的迹象。在某些疾病中,线粒体局部温度的异常变化可能揭示了源自能量代谢紊乱的细胞功能障碍。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健康和不健康的线粒体中线粒体微环境的检测成为流行和必不可少的主题。但是,实时监测线粒体内局部温度变化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二乙基苯胺基二甲基硅烷和芳醛的反应出发,通过优化溶剂和催化剂在缩合反应中的类型和用量,构建一系列带有各种功能取代基(如–NO2,–CH2Cl,–N(CH3),–C≡CH等)的硅罗丹明染料。这些硅罗丹明展示出优异的光稳定性、较高的...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近红外荧光探针简介
1.2.1 荧光探针的组成
1.2.2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1.2.3 常见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荧光团
1.3 硅罗丹明探针研究进展
1.3.1 硅罗丹明染料研究进展
1.3.2 基于螺开环原理的硅罗丹明荧光探针
1.3.3 靶向性硅罗丹明探针在生物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1.4 线粒体探针研究进展
1.4.1 传统阳离子线粒体荧光探针
1.4.2 阳离子基团连接在探针上以实现线粒体靶向性
1.4.3 检测线粒体微环境的探针
1.5 本论文立题目的
2 硅罗丹明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步骤
2.3.4 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
2.3.5 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2.3.6 理论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条件优化和合成
2.4.2 光谱物理性质
2.4.3 理论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硅罗丹明的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温度对SiR8荧光强度和寿命影响实验
3.2.4 线粒体靶向能力的评估实验
3.2.5 活细胞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对SiR8光谱的影响
3.3.2 线粒体靶向能力评估
3.3.3 活细胞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3.4 本章小结
4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产物的谱图及数据)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工作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顾与展望:酞菁及其应用[J]. 徐明生,季振国,阙端麟,汪茫,陈红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02)
本文编号:3480296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近红外荧光探针简介
1.2.1 荧光探针的组成
1.2.2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1.2.3 常见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荧光团
1.3 硅罗丹明探针研究进展
1.3.1 硅罗丹明染料研究进展
1.3.2 基于螺开环原理的硅罗丹明荧光探针
1.3.3 靶向性硅罗丹明探针在生物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1.4 线粒体探针研究进展
1.4.1 传统阳离子线粒体荧光探针
1.4.2 阳离子基团连接在探针上以实现线粒体靶向性
1.4.3 检测线粒体微环境的探针
1.5 本论文立题目的
2 硅罗丹明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步骤
2.3.4 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
2.3.5 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2.3.6 理论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条件优化和合成
2.4.2 光谱物理性质
2.4.3 理论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硅罗丹明的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温度对SiR8荧光强度和寿命影响实验
3.2.4 线粒体靶向能力的评估实验
3.2.5 活细胞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对SiR8光谱的影响
3.3.2 线粒体靶向能力评估
3.3.3 活细胞线粒体温度可视化成像
3.4 本章小结
4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产物的谱图及数据)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工作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顾与展望:酞菁及其应用[J]. 徐明生,季振国,阙端麟,汪茫,陈红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02)
本文编号:3480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48029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