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感应纳升电喷雾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04:46
  质谱(MS)分析凭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非靶向性等优势,逐渐成为了生命科学、医学、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电喷雾电离(ESI)是应用最广泛的大气压离子源之一,它的电离过程包含了产生喷雾、溶剂蒸发和库仑分裂这几个步骤,最终产生了被MS检测的气相离子。由于电离条件比较温和,ESI尤其适合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等)。为了解决生物研究中面临的样品量小、基质干扰严重的问题,纳升电喷雾电离(nESI)应运而生。由于nESI的喷雾针尺寸较小、流速较慢,其产生的初始液滴比ESI小。小的初始液滴有利于缩短溶剂蒸发的时间,使得离子源能够离MS采样口更近,这样就提高了离子化效率和样品利用率。所以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小体积样品的分析,甚至能够满足单细胞研究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各个领域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离子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nESI的改造离子源纷纷涌现。我们也以nESI源为基础改造出了一种对基质更加耐受、样品利用率更高、更适合进行高通量检测的离子源——感应纳升电喷雾离子源(InESI)。MS检测时的基质效应通常发生在离子化过程中,与nESI相比,InESI中分析物受到基质效应的影响程度...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感应纳升电喷雾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图1.1?ESI离子源以正离子模式运行的主要过程图示[69]

示意图,液滴,溶剂,示意图


?第1章绪论???Q-^f??〇—*??@??????〇??+?????爨籲??图1.2?ESI喷雾的液滴溶剂蒸发和库仑分裂示意图[80]。水平箭头表示由溶剂蒸??发引起的液滴收缩,垂直箭头表示达到瑞利极限时母液滴分裂产生子代液滴(红??色圆点)。??关于气相离子的最终产生,有两种主要的理论可以解释,它们分别是离子蒸??发模型(Ion?Evaporation?Model,?IEM)?[81,82]和电荷残留模型(Charged?Residue??Model,CRM)?[49]。IEM理论提出,当溶剂蒸发且液滴缩小到一定的半径时,液??滴表面的电场强度将足够大,离子会直接蒸发而脱离液滴[83](图1.3)。CRM??理论则提出电喷雾液滴经历多次蒸发和分裂的循环后,生成的子液滴平均只含有??一个或更少分析物离子[84],在剩余的溶剂分子蒸发完后,液滴携带的电荷留在??分析物上,最终形成气相离子(图1.3)。大量证据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分子量??小的离子通过离子蒸发机制释放到气相中[85],而较大的离子(通常指球型蛋白??质)通过电荷残留机理形成气相离子[86]。除了以上两种模型外,Kcmermann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未折叠的蛋白质是通过另一种机理经历ESI过程的,??这种机理被称为链喷射模型(Chain?Ejection?Model,?CEM)?[87,88],适用于无序??聚合物(如解折叠的蛋白质)。蛋白质解折叠后,原本包裹在蛋白质内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出来,展开的链会被迁移到液滴表面,并随着链的一端离开液滴,整??条蛋白质链被释放到气相中[89](图1.3)。??4??

示意图,示意图,离子,气相


?第1章绪论???IEM?CRM?CEM??+j^^+??+?+?^?+?+?+^+??I?+?夕??+j|EV-?+^^k+??爾?++Q:?+j^??+_?,馨+??+?+?+???+?+?V??\??图1.3?IEM,?CRM和CEM示意图[89]。小离子通过IEM机制释放到气相中(左??图),较大离子(通常指球型蛋白质)通过CRM机理形成气相离子(中间),解??折叠后的蛋白质通过CEM机理形成气相离子(右边)。??因为气相离子形成涉及大量溶剂蒸发(也称为去溶剂化),所以将水与挥发??性有机溶剂(例如甲醇、乙腈)混合作为ESI的典型溶剂[90]。ESI过程中通常??会添加乙酸等来增加电导率,以减小喷雾的初始液滴尺寸[91],这些添加剂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质子,促进电离过程[92]。对于流量较大的ESI来说,除了?ESI源??本身的高温外,还可将加热、加压的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作为鞘气来??辅助形成小的初始液滴及加速溶剂的蒸发[93]。??1.2.2纳升电喷雾??在传统ESI中,溶液的流量大(>1?ulymiiT1),毛细管喷嘴直径大,产生的??初始液滴尺寸较大,需要喷嘴与取样孔(质谱采样口)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才能完??成液滴向气相离子的演化过程[94]。因此,最终形成的气相离子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进入质谱被检测,大量样品被浪费了。Matthias?Wilm和Matthias?Mann想要??发展一种基于电喷雾原理,但是仅需要少量分析物就可以实现检测目的的离子??源,于是他们于1994年开发出了纳升电喷雾离子源(Nanoelectrospray?Ionization,??n


本文编号:3483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483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