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K促页硅酸盐衍生的镍钼催化剂对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2:21
  我国的“富煤、少气、少油”资源条件,决定了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但大量使用煤炭导致雾霾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需要利用高效洁净的煤炭技术,降低碳排放量,实现低碳发展。合成气制低碳醇是利用洁净煤炭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低碳醇不仅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的油品添加剂和优质的动力燃料,而且可以分离提纯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人们对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钼基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耐硫性和产物中C2+-OH选择性高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合成气制低碳醇为目标反应,采用蒸氨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层状页硅酸盐为前驱体的K-(NiMo)Si-PS催化剂。与参比催化剂K-(NiMo)Si-DP(沉积沉淀法)和KMo/NiSi-PS(氨蒸法-浸渍法)进行活性对比,并将催化剂的性能与结构进行关联。通过实验验证,不同K含量和Mo含量催化剂的C2+-OH选择性随着N含量和Mo含量的增加呈火山型变化,其中催化剂最佳组成为K/Ni/Mo=0.5/1/0.25。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还原温度为500 ℃C,最佳反应条件为:P = 3.0 MPa,T = 2...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K促页硅酸盐衍生的镍钼催化剂对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究


图2.1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Fig.?2.1?Equipment?for?catalysts?test.??

还原温度,催化剂,原料气,氢碳比


反应条件r=220°C,?P?=?2.0MPa,GHSV?=?3000mL/(g.h)下,在不同原料气下??对催化剂Ko.rCNhMoadSi-PS进行活性评价。??如图3.2所示,不同n(H2)/n(CC〇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影响。在原料气为??nCH2)/n(CO)=2时,虽然总醇选择性较高,但是C2+-OH选择性低,仅为24.6%,??其余均为甲醇。而原料气为n(H2)/n(CO)=l时,其CO转化率达19.3%,C2+-OH??达42.8%,为n(H2)/n(CO;)?=2时相应值的1.7倍。原料气氢碳比对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有很大影响。研宄表明[19],?Mo基催化剂对原料气的氢碳比要??求较严苛。从图3.2也可看出,当原料气氢碳比为1时,催化剂有较好活性,因??此选定原料气氢碳比为n(H2:)/n(:CC〇?=?1。??48??

原料气,催化剂性能,催化剂,氢碳比


?600??Reduction?temperature?/?°C??图3.1不同还原温度下催化剂的性能评价??Fig.?3.1?Catalytic?reactivity?of?K〇.r(NiiMo〇.25)Si-PS?with?different?reduction??temperature.?Reaction?conditions:?T?=?220?°C,?P?=?2.0?MPa,?GHSV?=?3000?mL/(g-h)???n(H2)/n(CO)?=?2.??3.2.1.2原料气氢碳比对催化剂性能影响??为了考察原料气对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的催化活性影响,初步选定??反应条件r=220°C,?P?=?2.0MPa,GHSV?=?3000mL/(g.h)下,在不同原料气下??对催化剂Ko.rCNhMoadSi-PS进行活性评价。??如图3.2所示,不同n(H2)/n(CC〇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影响。在原料气为??nCH2)/n(CO)=2时,虽然总醇选择性较高,但是C2+-OH选择性低,仅为24.6%,??其余均为甲醇。而原料气为n(H2)/n(CO)=l时,其CO转化率达19.3%,C2+-OH??达42.8%,为n(H2)/n(CO;)?=2时相应值的1.7倍。原料气氢碳比对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有很大影响。研宄表明[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J]. 顾为东.  宏观经济研究. 2014(06)
[2]合成气制低碳醇技术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及探讨[J]. 门秀杰,崔德春,于广欣,金阳.  现代化工. 2013(12)
[3]全球探明的能源储量分布情况[J].   理论参考. 2013 (01)
[4]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经济性分析[J]. 傅挺进.  四川化工. 2012(05)
[5]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热力学及试验研究[J]. 袁浩然,陈新德,陈勇,马隆龙,小林敬幸,黄宏宇.  农业工程学报. 2011(12)
[6]稀土Ce对CuCo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士丽敏,储伟,徐慧远,邓思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08)
[7]从高碳能源到低碳能源——煤炭清洁转化的前景[J]. 张玉卓.  中国能源. 2008(04)
[8]合成气合成低碳混合醇技术的研究[J]. 张建国,宋昭峥,史德文,蒋庆哲,孙贵利.  现代化工. 2007(S2)
[9]Co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J]. 武小满,郭岩岩,李辉,林国栋,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10]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J]. 李德宝,马玉刚,齐会杰,李文怀,孙予罕,钟炳.  化学进展. 2004(04)

博士论文
[1]Mn掺杂K-Co-Mo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研究[D]. 谢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79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579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