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几种新型修饰环糊精/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相互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8 03:39
  20(S)-原人参三醇(20(S)-Protopanaxatriol,PPT)是一种从三七、西洋参或人参等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人参皂苷元,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研究表明,PPT在抗疲劳、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血糖、改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尤其在抑制肿瘤方面,PPT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显著的抗肿瘤细胞活性,且毒副作用小,因此作为一种前景较好的抗肿瘤候选药物引起了广泛关注。但PPT的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作为抗肿瘤候选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具有特殊的内亲水外疏水的性质,其与药物分子形成超分子体系后,可显著提高药物分子的水溶性,使药物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环糊精对药物增溶效果的研究已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热点。同时,研究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征,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这在促进蛋白质组学、药理学以及毒理学的研究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有着非常相似的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且BSA更价廉易得,所以常用BSA作为模板来研究蛋白质...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简述
    1.2 环糊精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1.3 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抗肿瘤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1.3.1 CD衍生物的合成
        1.3.2 CD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1.4 超分子体系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1.5 理论计算模拟研究
        1.5.1 分子对接
        1.5.2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本论文的选题
第2章 七种修饰 β-CDs的合成及表征
    2.1 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及纯化
        2.1.2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2.2 实验部分
        2.2.1 单-(6-脱氧6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Tosylate)的合成
        2.2.2 1,4-丁二胺-单修饰 β-环糊精(BN-β-CD)(主体 1)的合成
        2.2.3 2,2′-(乙烯二氧)双乙胺单修饰 β-环糊精(ENBA-β-CD)(主体 2)的合成
        2.2.4 1,4-丁二胺-桥联-β-环糊精(1,4-BN-bis-β-CDs)(主体 3)的合成
        2.2.5 2,2′-(乙烯二氧)双乙胺-桥联-β-环糊精( 3,3′-ENBA-bis-β-CDs)(主体 4)的合成
        2.2.6 乙二醇-桥联-β-环糊精(EG-bis-β-CDs)(主体 5)的合成
        2.2.7 一缩二乙二醇-桥联-β-环糊精(DEG-bis-β-CDs)(主体 6)的合成
        2.2.8 二缩三乙二醇-桥联-β-环糊精(TG-bis-β-CDs)(主体 7)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osylate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3.2 主体1的合成研究及表征
        2.3.3 主体2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3.4 主体3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3.5 主体4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3.6 主体5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3.7 主体6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3.8 主体7的合成研究及其~1HNMR
    2.4 小结
第3章 四种新型修饰 β-CDs与PPT超分子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及纯化
        3.1.2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PPT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2.2 主体 1-4 与PPT之间的稳定常数、包结比的分析
        3.2.3 主体 1-4/PPT超分子体系的表征
    3.3 主体 1-4/PPT超分子体系包结模式分析
    3.4 超分子体系的性质研究
        3.4.1 水溶性研究
        3.4.2 抗肿瘤活性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四种新型修饰 β-CDs/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的相互作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
        4.1.2 分析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荧光猝灭光谱
        4.2.2 荧光猝灭类型
        4.2.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4.2.4 主体 1-4/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的作用力类型
        4.2.5 主体 1-4/PPT超分子体系对BSA构象的影响
        4.2.6 主体 1-4/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的结合距离
    4.3 小结
第5章 三种桥联 β-CDs与PPT超分子体系的制备及其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及纯化
        5.1.2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主体 5-7 与PPT之间的稳定常数、包结比的分析
        5.2.2 主体 5-7/PPT超分子体系的表征
    5.3 主体 5-7/PPT超分子体系包结模式分析
    5.4 超分子体系的水溶性研究
    5.5 主体 5-7/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5.5.1 荧光猝灭光谱
        5.5.2 荧光猝灭类型
        5.5.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5.5.4 主体 5-7/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的作用力类型
        5.5.5 主体 5-7/PPT超分子体系对BSA构象的影响
        5.5.6 主体 5-7/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的结合距离
    5.6 小结
第6章 PPT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
        6.1.2 分析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及讨论
        6.2.1 PPT与BSA的荧光猝灭光谱
        6.2.2 PPT与BSA的荧光猝灭类型
        6.2.3 PPT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6.2.4 PPT与BSA的作用力类型
        6.2.5 PPT对BSA构象的影响
        6.2.6 PPT与BSA的结合距离
    6.3 小结
第7章 理论模拟计算
    7.1 计算方法
        7.1.1 结构准备
        7.1.2 结构优化
        7.1.3 分子对接
        7.1.4 分子动力学模拟
    7.2 计算结果
        7.2.1 结构优化
        7.2.2 分子对接
        7.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萜类化合物与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进展[J]. 李进,邵大钊,张钊华,尹华滔,赵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2]新型超分子化合物合成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 张来新,胡小兵.  应用化工. 2013(10)
[3]荧光光谱法研究阿莫西林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刘建波,张君才,王晓玲,张萍.  光谱实验室. 2013(03)
[4]参麦注射液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 余健,辛艳飞,宣尧仙.  医药导报. 2013(04)
[5]环糊精超分子组装体的研究进展[J]. 孔蕊,施冬健,刘蓉瑾,陈明清.  高分子通报. 2012(12)
[6]槲皮素及其水溶性衍生物体外抑菌试验[J]. 余秋梦,戴素绢,沈渠深,陈敏,郑碧英,戴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2(27)
[7]原人参三醇及其衍生物的药学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唐伟卓,赵余庆.  人参研究. 2010(03)
[8]荧光法和分子对接研究4种黄酮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徐倩,邓丹丹,曹志娟,谢琼,梁建英,卢建忠.  分析化学. 2010(04)
[9]人参皂苷CK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 邓晶,蒋永新.  现代肿瘤医学. 2009(11)
[10]超分子化学的现状及进展[J]. 李文林,李梅兰.  广东化工. 2009(09)

博士论文
[1]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D]. 申健.山东大学 2008
[2]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D]. 赵明刚.山东大学 2007
[3]蛋白质结构及分子对接的理论研究[D]. 郑清川.吉林大学 2006
[4]槲皮素苯基异氰酸酯抗肿瘤实验研究[D]. 叶斌.四川大学 2006
[5]紫杉醇/环糊精的包合及包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陈月.吉林大学 2006
[6]药物设计中分子对接优化设计的算法和软件研究[D]. 李纯莲.大连理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碱降解人参茎叶三醇组皂苷工艺的研究及产物的结构修饰[D]. 程磊.吉林大学 2013
[2]以酰溴化β-环糊精为引发剂制备聚合物[D]. 吕习周.福建师范大学 2011
[3]cdMMP26的结构预测及其与MMPs抑制剂分子对接理论研究[D]. 王烨.吉林大学 2009
[4]整合药效团评价方法的分子对接技术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D]. 邓学娟.长春理工大学 2009
[5]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抗肿瘤及抗炎作用构效关系分析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苏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
[6]几种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D]. 张霞.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13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13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