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离子型铱(Ⅲ)配合物磷光探针的合成及金属铜离子的检测

发布时间:2022-12-09 02:58
  化学传感器又称化学探针,由于其在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等众多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而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化学传感器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变化来检测分析物,如改变吸收、发射、或氧化还原电位等特性。尤其是荧光检测,由于灵敏度高、易于可视化、响应时间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传感应用工具之一。化学传感器可以分为荧光化学传感器和磷光化学传感器,由于它们丰富、容易修饰的化学结构和高的量子产率,被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相比荧光化学传感器,磷光化学传感器具有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易调节、发射寿命长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由于其较长的磷光发射寿命,可以避免荧光、散射光等短寿命背景噪声的影响,并且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良好,这些突出的性质使其在传感和生物成像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重金属离子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体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引起疾病。而重金属铜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1]。Cu2+强的配体结合特性是探究生物学、医学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过渡金属铜稳态失调会引起神经退化型疾病,譬如阿尔茨海默病、朊蛋白病、孟克斯...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化学传感器的概述
    1.3 改变荧光信号的机制
    1.4 用化学传感器可视化金属离子的发展史
    1.5 检测金属离子的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磷光探针[Ir(~1L)_2(bp-DPA)]PF_6的合成及Cu~(2+)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的仪器
        2.2.2 实验所用的试剂
    2.3 合成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热重分析(TG)
        2.4.2 [Ir(~1L)_2(bp-DPA)]PF_6的光物理性质
        2.4.3 选择
        2.4.4 滴定
        2.4.5 配位比
        2.4.6 检出限
        2.4.7 结合常数
        2.4.8 竞争
        2.4.9 返滴定
        2.4.10 [Ir(~1L)_2(bp-DPA)]PF_6检测Cu~(2+)的机制
        2.4.11 pH对[Ir(~1L)_2(bp-DPA)]PF_6识别Cu~(2+)的影响
        2.4.12 细胞毒性
        2.4.13 细胞成像
    2.5 本章小结
3 磷光探针[Ir(~2L)_2(bp-DPA)]PF_6的合成及Cu~(2+)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用的仪器
        3.2.2 实验所用的试剂
    3.3 合成步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热重分析(TG)
        3.4.2 [Ir(~2L)_2(bp-DPA)]PF_6的光物理性质
        3.4.3 选择
        3.4.4 滴定
        3.4.5 配位比
        3.4.6 检出限
        3.4.7 结合常数
        3.4.8 竞争
        3.4.9 返滴定
        3.4.10 [Ir(~2L)_2(bp-DPA)]PF_6检测Cu~(2+)的机制
        3.4.11 pH对[Ir(~2L)_2(bp-DPA)]PF_6识别Cu~(2+)的影响
        3.4.12 细胞毒性
        3.4.13 细胞成像
    3.5 本章小结
4 磷光探针[Ir(~3L)_2(bp-DPA)]PF_6的合成及Cu~(2+)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所用的仪器
        4.2.2 实验所用的试剂
    4.3 合成步骤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热重分析(TG)
        4.4.2 [Ir(~3L)_2(bp-DPA)]PF_6的光物理性质
        4.4.3 选择
        4.4.4 滴定
        4.4.5 配位比
        4.4.6 检出限
        4.4.7 结合常数
        4.4.8 竞争
        4.4.9 返滴定
        4.4.10 [Ir(~3L)_2(bp-DPA)]PF_6检测Cu~(2+)的机制
        4.4.11 pH对[Ir(~3L)_2(bp-DPA)]PF_6识别Cu~(2+)的影响
        4.4.12 细胞毒性
        4.4.13 活细胞成像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14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14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