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羧基导向的碳氢键与极性碳碳双键的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06:46
碳碳键的建立是现代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碳碳偶联反应,使得构筑更为复杂的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及电子材料成为可能,但也表现出不足:需要预先官能团化的原料、副产物多、原子经济性差、环境污染大。因此,从简单、易得的C-H化合物直接出发,设计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路线,是现代有机合成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避免了传统偶联反应的预官能团化过程,缩短了反应步骤,提高了反应效率和有效原子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导向基辅助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备受关注,因导向基的引入可以提高反应的位置选择性,为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工业化应用提供一条高效、新颖的合成路线。羧基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导向基,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具有廉价易得、品种多样、稳定、易存储等优点,而且羧基可通过脱羧移除或转变为其它的官能团。如果以羧酸为底物,利用过渡金属与羧基的配位能力,可促进羧基邻位C-H键活化,进而发生官能团化反应。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芳香羧酸和丙烯酸酯为原料,[Cp*RhCl2]2为催化剂,Ag2C03为氧化剂,Cu20为添加剂,通过C-...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羧基导向的碳氢键和极性碳碳双键的串联环化反应
1.3 碳氢键和极性碳碳双键的直接加成反应
1.4 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羧基导向的C-H键和丙烯酸酯的串联环化反应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3 (E)-3-烯基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条件优化
2.4.1.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2.4.1.2 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2.4.1.3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2.4.1.4 氧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2.4.1.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4.1.6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4.2 底物拓展
2.4.2.1 芳香羧酸和丙烯酸叔丁酯的反应
2.4.2.2 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和丙烯酸酯的反应
2.4.3 反应的可能机理
2.5 产物结构表征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羧基导向的C-H键和极性碳碳双键的共轭加成反应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3 烷基取代芳香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反应条件优化
3.4.1.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3.4.1.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3.4.1.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4.1.4 催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3.4.1.5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4.2 底物拓展
3.4.2.1 芳香羧酸与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
3.4.2.2 对位取代苯甲酸与1-戊烯-3-酮的反应
3.4.2.3 加成底物的进一步拓展
3.4.3 反应的可能机理
3.4.3.1 H/D交换实验
3.4.3.2 KIE实验
3.4.3.3 可能机理
3.5 产物结构表征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21564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羧基导向的碳氢键和极性碳碳双键的串联环化反应
1.3 碳氢键和极性碳碳双键的直接加成反应
1.4 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羧基导向的C-H键和丙烯酸酯的串联环化反应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3 (E)-3-烯基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条件优化
2.4.1.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2.4.1.2 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2.4.1.3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2.4.1.4 氧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2.4.1.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4.1.6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4.2 底物拓展
2.4.2.1 芳香羧酸和丙烯酸叔丁酯的反应
2.4.2.2 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和丙烯酸酯的反应
2.4.3 反应的可能机理
2.5 产物结构表征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羧基导向的C-H键和极性碳碳双键的共轭加成反应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3 烷基取代芳香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反应条件优化
3.4.1.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3.4.1.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3.4.1.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4.1.4 催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3.4.1.5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4.2 底物拓展
3.4.2.1 芳香羧酸与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
3.4.2.2 对位取代苯甲酸与1-戊烯-3-酮的反应
3.4.2.3 加成底物的进一步拓展
3.4.3 反应的可能机理
3.4.3.1 H/D交换实验
3.4.3.2 KIE实验
3.4.3.3 可能机理
3.5 产物结构表征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21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2156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