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 9 Mo 9 }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18:03
杂多化合物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水热法、浸渍法等不同的方法分别合成复合材料H6P2Mo9W9O62/Zn(BDC)(Bipy)0.5、杂多酸盐K6P2W18-xMoxO62(X=0,3,9,15,18)、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o2(bpy)3(ox)(P2W18-xMoxO62)·2(H2bpy)·2H2O(X=0,3,9,15,18),利用FT-IR、XRD、电化学、NMR、EDX、SEM等分析手段对材料的结构等进行表征,并且探究H6P2Mo9W9O62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多金属氧盐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简介
1.2 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1.3 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 H6P2Mo9W9O62/Zn(BDC)(Bipy)0.5复合材料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H)酮衍生物
2.1 前言
2.2 实验内容
2.2.1 实验仪器
2.2.2 制备催化剂H6P2Mo9W9O62/Zn(BDC)(Bipy)0.5(A/B)
2.2.3 合成3,4-二氢嘧啶-2(H)-酮衍生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表征
2.3.2 复合材料A/B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
2.3.3 A/B催化合成嘧啶酮衍生物
2.3.4 产品表征
2.3.5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实验探究
2.3.6 催化性能比较
2.4 结论
3 杂多酸盐的制备及其氧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内容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表征
3.3.2 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3.3.3 不同杂原子配比的杂多酸盐的催化效果比较
3.4 结论
4 Co2(bpy)3(ox)(P2W18-xMoxO62)·2(H2bpy)·2H2O(X=0,3,9,15,18)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非均相催化氧化醇
4.1 前言
4.2 实验内容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苯甲醇氧化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表征
4.3.2 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4.3.3 催化剂重复利用
4.3.4 杂化材料中不同杂多阴离子对催化性能影响
4.3.5 催化性能比较
4.4 结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5435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多金属氧盐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简介
1.2 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1.3 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 H6P2Mo9W9O62/Zn(BDC)(Bipy)0.5复合材料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H)酮衍生物
2.1 前言
2.2 实验内容
2.2.1 实验仪器
2.2.2 制备催化剂H6P2Mo9W9O62/Zn(BDC)(Bipy)0.5(A/B)
2.2.3 合成3,4-二氢嘧啶-2(H)-酮衍生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表征
2.3.2 复合材料A/B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
2.3.3 A/B催化合成嘧啶酮衍生物
2.3.4 产品表征
2.3.5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实验探究
2.3.6 催化性能比较
2.4 结论
3 杂多酸盐的制备及其氧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内容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表征
3.3.2 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3.3.3 不同杂原子配比的杂多酸盐的催化效果比较
3.4 结论
4 Co2(bpy)3(ox)(P2W18-xMoxO62)·2(H2bpy)·2H2O(X=0,3,9,15,18)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非均相催化氧化醇
4.1 前言
4.2 实验内容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苯甲醇氧化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表征
4.3.2 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4.3.3 催化剂重复利用
4.3.4 杂化材料中不同杂多阴离子对催化性能影响
4.3.5 催化性能比较
4.4 结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5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4543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