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01:02
功能有机二茂铁π共轭分子在电子传输、分子存储、分子开关、分子导线和燃速催化等相关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多面体碳硼烷因其具有特殊的电子性质、独特的刚性结构和优良的热稳定性使其在分子电子学和能量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近年来嵌入碳硼烷的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的研究成为功能有机π共轭分子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碳硼烷桥联二茂铁共轭分子的光电性质和燃速催化性能很少被详细研究。因此,本论文将具有缺电子性的碳硼烷引入到二茂铁共轭体系中,阐明碳硼烷的缺电子性对整个二茂铁共轭体系中电子流动的增强作用;探讨同时具有碳硼烷和二茂铁两个燃速催化功能基团的共轭分子的燃速催化性能。期待合成具有双功能的共轭有机分子。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碳硼烷化学,而且对于利用功能化基团调控二茂铁共轭分子的结构和分子内电子的传递,构建具有优良光电性质和优良燃速催化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三类碳硼烷桥联的二茂铁共轭分子B1-B6和它们的炔基前体A1-A6,探究了其合成路线和最佳反应条件。采用NMR、IR和MS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采用X-Ray单晶衍射测试了B1、B2和...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主要缩写符号与中文名称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碳硼烷化学及功能化碳硼烷共轭分子的研究进展
1.2.1 碳硼烷的结构
1.2.2 碳硼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2.3 功能化碳硼烷共轭分子的研究进展
1.3 共轭茂铁衍生物的光电性质研究进展
1.3.1 共轭茂铁衍生物的结构及其性质
1.3.2 光谱电化学简介
1.3.3 共轭茂铁衍生物光电性质的研究进展
1.4 燃速催化剂
1.4.1 二茂铁类燃速催化剂研究进展
1.4.2 碳硼烷类燃速催化剂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的鉴定
2.1 前言
2.2 试剂与药品
2.3 仪器测试
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4.1 化合物1的合成
2.4.2 化合物2的合成
2.4.3 化合物3的合成
2.4.4 化合物A1的合成
2.4.5 化合物B1的合成
2.4.6 化合物A2的合成
2.4.7 化合物B2的合成
2.4.8 化合物4的合成
2.4.9 化合物5的合成
2.4.10 化合物6的合成
2.4.11 化合物A3的合成
2.4.12 化合物B3的合成
2.4.13 化合物A4的合成
2.4.14 化合物B4的合成
2.4.15 化合物7的合成
2.4.16 化合物8的合成
2.4.17 化合物A5的合成
2.4.18 化合物B5的合成
2.4.19 化合物A6的合成
2.4.20 化合物B6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化合物合成方法与路线选择
2.5.2 目标化合物的IR谱图解析
2.5.3 目标化合物的ESI-MS谱图解析
2.5.4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谱图解析
2.5.5 晶体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光电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试剂与药品
3.3 仪器测试
3.4 化合物的电化学分析
3.4.1 化合物B1,B2和A1,A2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4.2 化合物B4,B6和A4,A6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4.3 化合物B3,B5和A3,A5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5 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
3.6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邻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试剂与药品
4.3 仪器测试
4.4 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4.1 化合物A1-A6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4.2 化合物B1-B6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78211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主要缩写符号与中文名称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碳硼烷化学及功能化碳硼烷共轭分子的研究进展
1.2.1 碳硼烷的结构
1.2.2 碳硼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2.3 功能化碳硼烷共轭分子的研究进展
1.3 共轭茂铁衍生物的光电性质研究进展
1.3.1 共轭茂铁衍生物的结构及其性质
1.3.2 光谱电化学简介
1.3.3 共轭茂铁衍生物光电性质的研究进展
1.4 燃速催化剂
1.4.1 二茂铁类燃速催化剂研究进展
1.4.2 碳硼烷类燃速催化剂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的鉴定
2.1 前言
2.2 试剂与药品
2.3 仪器测试
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4.1 化合物1的合成
2.4.2 化合物2的合成
2.4.3 化合物3的合成
2.4.4 化合物A1的合成
2.4.5 化合物B1的合成
2.4.6 化合物A2的合成
2.4.7 化合物B2的合成
2.4.8 化合物4的合成
2.4.9 化合物5的合成
2.4.10 化合物6的合成
2.4.11 化合物A3的合成
2.4.12 化合物B3的合成
2.4.13 化合物A4的合成
2.4.14 化合物B4的合成
2.4.15 化合物7的合成
2.4.16 化合物8的合成
2.4.17 化合物A5的合成
2.4.18 化合物B5的合成
2.4.19 化合物A6的合成
2.4.20 化合物B6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化合物合成方法与路线选择
2.5.2 目标化合物的IR谱图解析
2.5.3 目标化合物的ESI-MS谱图解析
2.5.4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谱图解析
2.5.5 晶体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光电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试剂与药品
3.3 仪器测试
3.4 化合物的电化学分析
3.4.1 化合物B1,B2和A1,A2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4.2 化合物B4,B6和A4,A6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4.3 化合物B3,B5和A3,A5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5 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
3.6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邻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试剂与药品
4.3 仪器测试
4.4 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4.1 化合物A1-A6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4.2 化合物B1-B6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7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7821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