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配合物及其复合体系的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3 08:00
过渡金属配合物(包括钌、铱、锇等)具有光学性质丰富、光稳定性强、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较长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用于生物荧光探针以及抗癌药物。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五种不同结构的钌、锇、铱多吡啶配合物,研究了这些作为生物探针对硫醇分子、溶酶体、人血清蛋白的识别;构建了钌-靶向多肽复合抗肿瘤药物,系统研究了该靶向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主要。1、设计了一种含有两个羟基的多吡啶钌配合物Ru 1,通过EA、1H NMR、ESI-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Ru 1能够特异性地与Cu2+络合形成稳定的Ru-Cu复合体系,并且不受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形成Ru-Cu复合体系后,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下降,荧光减弱;对Ru 1与Cu2+络合形成Ru-Cu复合体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u2+能够特异性结合在配体的苯酚氧原子位点与咪唑氮原子之间以及2个苯酚氧原子位点之间,并且Ru 1与Cu2+结合的化学计量比为1:2;该Ru-Cu复合体系作为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GSH、Hcy和Cys...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配合物作为生物探针
1.2.1 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机制
1.2.2 金属配合物作为DNA探针
1.2.3 金属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氨基酸探针
1.2.4 金属配合物作为金属离子探针
1.3 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成像上的应用
1.3.1 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核中的定位
1.3.2 金属配合物在线粒体中的定位
1.3.4 金属配合物在溶酶体中的定位
1.4 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治疗药物上的应用
1.5 选题意义
第2章 RU-CU复合体系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硫醇分子的识别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2.4 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Ru-Cu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质研究
2.3.3 Ru-Cu复合体系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
2.3.4 Ru-Cu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OS(II)配合物用于溶酶体跟踪和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2.4 配合物与配体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配体与配合物的表征
3.3.2 Ru2和Os2光学性质研究
3.3.3 Ru2和Os2细胞毒性实验
3.3.4 Ru2和Os2在细胞中的分布研究
3.3.5 Ru2和Os2在细胞中的定位研究
3.3.6 Ru2和Os2的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4.3.2 Ru-Ala-FQHPSFI的稳定性测试
4.3.3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细胞毒性实验
4.3.4 AO/EB双染实验
4.3.5 Alexafluor?488annexinV/PI双染分析
4.3.6 钌配合物的细胞摄取研究
4.3.7 Caspase3活性检测
4.3.8 3D肿瘤细胞球的Calcein-AM染色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IR(II)配合物用于识别HSA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方法
5.2.4 配合物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2 Ir1的单晶结构解析
5.3.3 Ir1光学性质研究
5.3.4 Ir1与HSA特异性结合位点研究
5.3.5 凝胶电泳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经历
本文编号:3907306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配合物作为生物探针
1.2.1 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机制
1.2.2 金属配合物作为DNA探针
1.2.3 金属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氨基酸探针
1.2.4 金属配合物作为金属离子探针
1.3 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成像上的应用
1.3.1 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核中的定位
1.3.2 金属配合物在线粒体中的定位
1.3.4 金属配合物在溶酶体中的定位
1.4 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治疗药物上的应用
1.5 选题意义
第2章 RU-CU复合体系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硫醇分子的识别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2.4 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Ru-Cu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质研究
2.3.3 Ru-Cu复合体系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
2.3.4 Ru-Cu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OS(II)配合物用于溶酶体跟踪和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2.4 配合物与配体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配体与配合物的表征
3.3.2 Ru2和Os2光学性质研究
3.3.3 Ru2和Os2细胞毒性实验
3.3.4 Ru2和Os2在细胞中的分布研究
3.3.5 Ru2和Os2在细胞中的定位研究
3.3.6 Ru2和Os2的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4.3.2 Ru-Ala-FQHPSFI的稳定性测试
4.3.3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细胞毒性实验
4.3.4 AO/EB双染实验
4.3.5 Alexafluor?488annexinV/PI双染分析
4.3.6 钌配合物的细胞摄取研究
4.3.7 Caspase3活性检测
4.3.8 3D肿瘤细胞球的Calcein-AM染色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IR(II)配合物用于识别HSA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方法
5.2.4 配合物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2 Ir1的单晶结构解析
5.3.3 Ir1光学性质研究
5.3.4 Ir1与HSA特异性结合位点研究
5.3.5 凝胶电泳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经历
本文编号:3907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907306.html
教材专著